“奴才這幾年也讀了幾部史書。”阿桂見乾隆沉吟不語,臉色已經陰沉下來,枯著眉頭微歎一聲,說道:“漢唐以來,但凡太平盛世,都有這類事的。聖祖爺和先帝苦心經營七十餘年,為吏治的事耗盡心血……據奴才看,說句該割舌頭的話,二十四史中吏治最好的是雍正爺這一代。還有周唐武則天,殺官任用酷吏,刈麥子一樣整批誅戮;前明朱洪武,天威嚴酷,貪官拿住了就剝皮揎草……”他看了一眼乾隆,見乾隆正凝神靜聽,並無不豫之色,略一俯抑接著說道,“吏治最糟的是宋。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靠的手下文官武將。因此立誓不殺大臣,就敗壞得不可收拾——我主子秉承列祖列宗創業,艱難卓絕之餘烈,又經先帝十三年刷新吏治,整頓財賦,垂拱而撫九州萬方。深仁厚澤遍及草萊野老。國力強盛即貞觀開元之治亦不能及——”
說到這裏乾隆已經霽顏而笑,擺手製止了他的話,說道:“你像是預備好了的,這是廷對格局嘛!不要說套話了。說說你的見識。”“今日盛世實在是因為皇上以寬為政,輕徭薄賦的結果。”阿桂一躬身,接著說道,“但凡政務有一利必有一弊。世亂辨忠奸,板蕩識英雄,治世就不易識辨了。百官之中魚龍混雜,大抵君子少,小人多。見皇上仁德,不肯輕用嚴刑峻法,有些小人放膽胡為,明哲保身的也就和光同塵。長此以往是不得了的。奴才以為,可以借修《四庫全書》,征集圖書中有敷衍故事的,書中悖逆字句不行查奏的官員,要撤裁治罪,收藏逆書隱匿不報的,要從重整治,連同肅貪獎廉,黜涉分明。一是可以倡明教化,消解民間治極思亂的戾氣,二是可以整肅朝綱,使朝野皆知主子非婦人之仁。豈不一箭而雙雕?”傅恒接口便道:“阿桂說的是振作之法,真真的老成謀國之言。奴才看,各省圖書采訪局要和禮部、都察院直接谘會文書,統由軍機處隸屬調配,這樣,他們就不須看行省大員的臉色行事,互不掣肘又互相糾察,官場亦可振作風氣。”
“好!”乾隆聽得興奮,竟在椅上一躍而起,但他自幼養成的安詳貴重氣質,講究的是臨事從容不迫,一刹那間他已恢複了靜氣。拖著步子悠悠搖扇,說道:“朕一直在想,怎樣不失以寬為政的宗旨,又能振作官風民氣。想不到阿桂一個帶兵出身的,能慮及此。太平無事,奢墮淫靡風氣就在所難免,他一日到晚辦不完的差使,辦不好要丟烏紗帽,‘十字令’也就未必全然靈通了——看來阿桂是真讀了不少書,真有點心得。傅恒意見也很中竅要,還有些細微末節,你們會同紀昀商定奏準,用廷寄分發各省施行。”還要往下分說,和珅挑簾進來稟說:“萬歲爺,海蘭察、兆惠已經到了,聽說萬歲爺也在,不敢輕進。請旨,叫不叫他們進來?”乾隆“嗯”了一聲說道:“叫進。”
一時便聽天井院裏腳步聲錚錚而近,馬刺鐵掌踩得嘰叮作響,在台級下聽巴特爾的聲氣生硬的漢話說道:“兩個將軍,帶劍不能的——解開給我!”乾隆不禁一笑,隔簾說道:“巴特爾,不必要他們解劍了!”
“不行的,主子!”巴特爾卻不遵旨,仍舊攔路伸手、頭也不章頂了章去,“誰也不能帶劍見我的主人!”到底要了二人的劍才閃路放行。
兆惠、海蘭察笑著繳了武器,在門首簾外報名進來,就地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禮,乾隆笑著章座,見二人裏袍外褂皮靴漆褲,雖然熱得順頰淌汗,卻結束得密不透風,因道:“這是九月天氣穿的衣服嘛!起來吧,把大帽子摘了,送冰水給他們喝——傅恒你們知道麼?海蘭察在德州自供是‘屠戶’,戰場上殺人用刀,街市上殺人用鐮。兆惠哩,監獄裏用破碗也照殺不誤!”他說得臉上放光,仰頭哈哈大笑:“嶽武穆說,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這就是兩員不怕死上將——朕告訴了母後、皇太後,她們也歡喜得不得了。怎麼樣?你們的兩位夫人都進去請安了麼?”
二人忙又跪下,兆惠說道,“她們進園子剛才出來。主子娘娘賞賜了許多首飾,老佛爺還叫了我們進去,說了許多勉慰的話,還說皇上要抬她們的旗籍……”他說著已是鼻酸,又連連頓首,“奴才和海蘭察商議,這恩真的是沒法報,隻索還去廝殺,報效了這條命罷了。”海蘭察也叩頭,泣聲道:“奴才們是吃了莎羅奔的敗仗章來的,哪承想主子這樣的恩典!說圖報的話沒用,除了賣命效力沒別的可報。”
“起來吧。”乾隆聽這二人出自肺腑的言語,心裏一沉,已沒了笑容,徐徐說道:“不要這麼英雄氣短麼!抱這個必死之心非朕之所願,朕要你們淩煙閣圖像,是一番君臣際遇事業!傅恒、阿桂商計了一套新的進兵金川計劃,說今晚要見你們。朕來這裏看望你們,也為勉勵,你們既這樣想,朕就不多叮囑什麼了,好歹給朕爭章這個體麵,就是報恩!”
“是!……”
“你們商議,朕就在這裏坐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