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我是《經濟日報》記者,我來華西采訪之前,就聽說華西會很多。您以前當黨委書記的時候經常開會,按照工作年齡來說,您已經有一百歲了。大家都很關心您退下來以後,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是什麼樣的?是不是還像以前那麼忙?另外,就是您在這個發布會一開始的時候,提到了華西村末來“十一五”的規劃,那麼我想知道,您對自己未來五年有一個什麼樣的規劃和定位?您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是什麼?您的“大康”標準是什麼?這個理想是什麼時候萌發的?您覺得已經實現了嗎?謝謝。
吳仁寶:我退下來馬上就要三年了。三年時間下來,我感到非常愉快,一點沒有什麼憂慮。為什麼感到愉快呢?我以上有些已經講了,現在的班子比較好,現在的發展比較好。現在,華西人的思想素質比較好。像我來說,因為老早就承諾了,要爭取幹到八十歲。今年隻有七十八,我講的話還沒有完全兌現。我還是想,要爭取幹到八十歲。說八十歲,實事求是,要說真正幹工作呢,時間是要幹到八十歲,實際我已經幹了一百年的工作還不止了。
為什麼這樣講?不是現在,包括從五十年代開始。當然,當時本來就沒有什麼節假日。我們沒有節假日、星期天。傳統的休息日,華西變成一個學習日。老話講的,年初一、年初二、年初三都要休息的,我們越是年初一,越是要學習。為什麼?外鄉的、在外麵工作的,通通要回來,這個是集中的時間,我們就要學習。這個,我們每年都是這樣子。這個,別的地方可能不是這個樣子。當然,這是個認識問題。比如,我們在學習,可能有一些人對此,有一些另外的理解。說,華西不行啊,人民的休息都沒有,不關心人民生活。他有他的認識,我有我的認識。所以,這個還是要學習。
隻有學習,才能使我們華西健康長壽。這是一點。另一個來講,剛剛說的,今後到底幹什麼?這個幹,實際上,我原來講了三句話,幹什麼呢?叫“方針政策,黨紀國法,管好一家”,三句話。也就是說,把中央的方針政策和黨紀國法,要使我們華西的領導班子掌握住。要把這個方針政策、黨紀國法,要使老百姓來學法,能夠掌握了法,我看是有百利而無一弊。也就能搞經營,就能夠健康長壽。同時,我要管好我自己的一家。我這一家管好了,管好了小家,那就影響我們華西的大家,這個是關鍵的關鍵。所以,我現在就是做這樣一個工作。當然,我比原來的工作時間短了一些了。我原來晚上經常是一點、二點經常叫黨委成員來開會的。現在,我也要關心他們,難得有事情要問他們。
我三點鍾起來,要等到四點鍾才通知他們,我還體貼他們,讓他們多睡一個小時。這個,可以問我們的幹部。現在,會議沒有減少,但是,我晚附錄華兩村新閨發布會上具仁寶答記看問上到廠裏去等等事就少了。為什麼?因為,我經常去,也有一個不好。對他們新班子呢,壓力太大了,我到晚上一二點去了,廠裏說了,老書記到這個年紀,晚上還到廠裏來關心我們,新書記和其他副書記怎麼不來?所以,我當書記的時候,和現在的書記,這個不同了,現在是大華西了,現在是三百億了。我們華西的黨組織,我們副書記有三十多個。有的人說,華西的書記是不是多了一些?我說,好像是少了一些。依照什麼標準呢?這個標準,本身我們村裏就沒有大標準。我們在北方一個縣投資了一個企業。這個縣有五百多名書記,但銷售收入不到六十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