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手術治療
(1)單純滑膜結核:非手術療法無效的可采用滑膜切除術,取肩關節前方切口,切開關節囊,脫出肱骨頭後,切除並刮除病變滑膜組織,用生理鹽水徹底衝洗幹淨後,局部放入鏈黴素1g、異煙肼200mg,逐層縫合。術後將患肢用三角巾懸吊,3周後練習上肢懸垂劃圈和手指抓牆運動,以促進肩關節功能的恢複。
(2)單純骨結核:單純骨結核,抗結核藥物應用3~4周後,應及時采取手術治療,徹底清除病灶,防止病變蔓延擴大。其目的是為避免累及關節。
肱骨大結節結核病灶清除術:采用肩前大結節內側弧形切口,其切口以三角肌和胸大肌聯合處為標誌,先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然後暴露三角肌前緣的頭靜脈,將部分三角肌纖維和頭靜脈向內側牽拉,然後沿鎖骨向外橫形切斷三角肌鎖骨的止部,並向外掀開,暴露出肱二頭肌長頭腱和大結節。切開覆蓋大結節的組織和骨膜並在骨膜下剝離,而後尋找病灶。病變部位往往骨膜較肥厚,不易被推開,局部有炎症粘連。有的還可有瘺孔。當找到骨病灶的瘺孔後,應根據範圍大小,先用圓骨鑿將骨瘺孔擴大,充分暴露病灶,將病灶內的膿液、肉芽組織、幹酪樣壞死物質及死骨徹底清除。用生理鹽水反複衝洗骨腔,局部放入鏈黴素1g、異煙肼200mg。若有混合感染時可放入青黴素80萬單位。縫合切斷的三角肌,再將創口逐層縫合。術後患肢用外展支架固定或三角巾懸吊。3周後開始鍛煉肩關節活動。
肱骨頭結核病灶清除:其手術入路及病灶顯露同肱骨大結節結核病灶清除術。在尋找參考骨結核離肩胛下肌腱抵止部1cm處將該肌腱縱形切斷,必要時再將部分岡上肌腱也用同法切斷,即可露出前方關節囊。縱形切開關節囊的纖維層和滑膜層,則露出肱骨頭和肩胛盂的前緣。沿結節間溝的走行方向將覆蓋的纖維層切開,檢查肱二頭肌長頭腱是否完整。如該肌腱已被破壞則應將被破壞的部分切除,再將遠端縫合在喙突上或肱二頭肌短頭腱上。結節間溝內常有比較小而隱蔽的骨空洞,其中充滿幹酪樣物質或肉芽組織,應將其徹底刮除。把結節間溝內的病變清理完畢後,再轉向關節本身。如關節囊已飽滿膨隆,先將關節腔內膿液吸出,然後沿肩關節盂前緣切開關節囊,必要時沿關節盂的遠近兩端擴大切口,充分顯露關節腔的病變。將水腫、增厚的前方關節囊及滑膜切除。屈曲患側肘關節到90度,再將患臂內收外旋,使肱骨頭向前方脫出。肱骨頭脫出後,應仔細檢查肱骨頭和肩胛盂軟骨麵是否完整。破壞的軟骨麵應徹底切除。肱骨頭和肩胛盂的骨性空洞也應徹底刮除幹淨。同時也應將肩關節後方滑膜切除幹淨。病灶清除完畢後,用生理鹽水反複衝洗幹淨,放入抗結核藥物,有混合感染時放入青黴素80萬單位。然後使肱骨頭複位,分層縫合切口。術後2周拆線,用三角巾懸吊患肢,3周後作患肩功能鍛煉。
肩關節融合術:切除病灶和軟骨麵後,用3根骨圓針將肩關節臨時固定在外展30度~45度,前屈30度和外旋25度的功能位置。使肱骨頭與肩胛盂緊密接觸,為了使關節容易融合應同時植骨。術後3周拔除骨圓針,上肩“人”字形石膏固定3~4個月。肩關節在功能位上融合後,因肩胸關節的代償活動,術後患肢仍可外展、前屈到90度,一般不致造成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且患肢有力,患肩不痛。但融合後旋轉運動幾乎完全喪失。
外展截骨術:經長期非手術治療,局部病變治愈,關節在內收位強直,患肢不能外展,工作生活不便者,可作肱骨頭下外展截骨術。截骨後的角度設計,應使截骨後的肱岡角達110度左右,前屈角30度左右,外旋25度左右。未成年患者可酌情增加外展角度。切口可用前述的肩關節前方切口。暴露肱骨上端後,用銳骨鑿將肱骨上端在外科頸下方約2cm外截斷,或切除基底向前向外的楔形骨塊。將肱骨放在預先設計好的位置後,再用一預先彎成適當角的4孔或6孔鋼板固定。為了促進截骨部的愈合,可用切除的楔形骨塊在截骨處周圍植骨。
3.藥物治療
(1)抗結核藥物:經常使用療效較好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鏈黴素、對氨基水楊酸、乙胺丁醇、卡那黴素。用藥時間不宜過短。可用藥1年半左右,開始治療和手術治療前後,給藥應適當集中,盡可能每日用藥。
(2)中醫藥辨證分型治療:參考“骨結核”中相應內容。
4.康複治療患肢用三角巾兜托或用塑形托將患肩托扶在前屈、肘屈位製動,盡量減少幹擾患側肩關節。病灶穩定後或經病灶清除術後3周,即可作上肢懸垂畫圈和手指爬牆運動,以促進功能恢複。視病情指導患者進行適當肢體的功能活動。關節功能差,肌肉僵硬,可適當予以被動活動,局部按摩。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臨床症狀消失,活動負重無疼痛感,關節肌肉複常,隨訪1年以上無複發。
顯效臨床症狀基本消失,隻在負重過度或用力不當時隱隱作痛。
好轉經內服外敷後腫痛減輕,活動受限有所改善。
無效臨床症狀無明顯改善,活動受限明顯。
九、肘關節結核
【定義】
肘關節結核為由結核菌侵入肘關節而引起的化膿破壞性病變。肘關節結核比較常見,在上肢三大關節中居首位,患者以青壯年最多,其中以20~30歲發病的約占1/3以上。
【診斷依據】
1.病史本病起病緩慢,早期症狀輕微,可有肘關節腫脹且逐漸加重,無明顯疼痛,但關節活動受限。初發病灶,成人多在骨端,兒童多在滑膜,最終均可發展為全關節結核。
2.症狀和體征
(1)初期:主要是患肘隱隱痠痛和活動不利,勞累後症狀加重,休息後減輕。單純滑膜結核,關節活動障礙不明顯。如病灶在鷹嘴則壓痛局限於鷹嘴處,且有輕度腫脹,但不紅不熱;如病變在肱骨內外側髁,則壓痛局限在肘部內側或外側。單純滑膜結核關節伸屈功能受限,活動痛較明顯,關節周圍輕度腫脹。
(2)成膿期:此期患肘呈半屈曲位,伸屈障礙活動受限,疼痛明顯。由於患肢上臂和前臂肌肉萎縮,肘關節呈梭形腫脹,漸至寒性膿腫形成,附近及腋窩淋巴結可腫大,甚至可出現全身虛弱或陰虛火旺的征象。
(3)潰後期:此期由於寒性膿腫破潰,且易合並混合感染,形成數個竇道,經久不愈。因關節結構破壞,可繼發關節脫位。當病灶趨向愈合時,肘關節逐漸發生纖維強直或骨性強直。
3.輔助檢查X線表現:早期,單純骨結核可見尺骨鷹嘴、冠狀突或肱骨外髁、內髁破壞;單純滑膜結核可見骨質疏鬆及關節間隙模糊,中、晚期則見關節間隙狹窄,各關節麵模糊不清。
【鑒別診斷】
1.風濕性關節炎常累及手足小關節,多呈雙側對稱性發病。無寒性膿腫或竇道,血清類風濕因子常呈陽性。
2.骨髓炎骨髓炎多發於四肢長骨,壓痛局限於幹骺端。可有高熱寒戰,煩躁不安,患處有跳痛及壓痛,口渴脈數等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