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1 / 1)

勤政為民、鞠躬盡瘁的好幹部牛玉儒同誌,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視百姓為自己的親人,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為素不相識的老百姓辦過無數的實事、好事,表現出了一個黨的高級幹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的光輝榜樣,不愧為新時期民族領導幹部的優秀代表。

牛玉儒同誌有這樣一句座右銘:人民的利益高於天。但牛玉儒同誌不是把它當作一句空洞的政治口號,而是以實際的行動踐行著這句話。不論是青年時代在農村任基層書記,還是後來擔任政府秘書長、市長、政府副主席到市委書記,牛玉儒同誌始終胸懷百姓,始終把群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當作第一標準,竭盡全力為群眾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他經常深入到企業、街道、社區、農村牧區等基層一線,深入到下崗職工、困難居民、貧困農牧民之中,體察民情,了解民意,直接解決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實際問題。他勤政為民的情懷、鞠躬盡瘁的品格,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愛戴。

牛玉儒同誌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論在哪裏工作,他都與人民群眾建立深厚的感情。情通則理達。感情問題解決了,才能端正對群眾的態度,才能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真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牛玉儒同誌在多年的領導工作中,盡管崗位多次變動,職務越來越高,但不變的是他的“平民本色”。不論走到哪裏,他都融入群眾中,與群眾真心交朋友。尤其是他對弱勢群體,有一顆天生的“憐憫之心”,為他們雪中送炭,幫助他們解決急需解決的種種困難。心裏有百姓,百姓的心裏自然就有他們的位置。自發前來送行哀悼的長龍,就是顯示了群眾對牛玉儒依依難舍的眷戀。

牛玉儒同誌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是要紮紮實實地為群眾謀利益、辦實事。在這方麵,牛玉儒同誌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始終把為民謀利益作為第一責任,以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認真做好為民謀利益的每一件事。他有正確的政績觀,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而是把財力集中到市民最需要的建設上,突出抓好涉及群眾生活的民生問題。從城市綠地的規劃建設,到公園的免費開放;從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到油鹽醬醋米等市場供應,牛玉儒同誌總是傾情投入,生怕疏忽,常常是食不甘味,寢不安席,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為黨盡職、為民分憂的高尚情懷。

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黨的80多年的曆史表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是為人民利益而奮鬥的黨。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帶領群眾浴血奮戰,就是為了實現人民群眾當家作主人、主宰自己命運的根本願望;和平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圍繞執政興國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就是要讓更廣大的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一個領導幹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就會甘當公仆,自覺奉獻,勤政務實。

牛玉儒同誌為民積勞成疾,為黨鞠躬盡瘁。他的一生短暫而永恒,他的事業平凡而偉大,他的思想樸實而光輝。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都應像牛玉儒同誌那樣,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為人民謀取更多的利益,作為提高執政能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帶領人民為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