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峰空霧少年遊(改)(1 / 2)

空霧峰是方圓五百裏最高的山峰,巍峨高聳,其上煙雲繚繞,蒼翠隱現。

若有幸早晨曦初起時坐在峰頂,便可麵朝日升之處,盡賞那紅丸跳雲海的仙家景致。

此時不過是黎明光景,隨著光影的緩慢移動,臨近萬丈深淵的一塊凸出陡峭崖壁三分之二的巨大平坦山岩上,一位身穿輕薄道袍的少年麵朝東方盤膝而坐。

少年端坐,不動如青鬆,周身罡氣湧動噴薄,任那峰頂罡風呼嘯也吹不起他的衣角。

待東方極遠的天之盡頭紫意升騰的時候,少年眼中亦有紫意如星火燎原,霎時遍布全身,如呼吸般起起落落,十分有趣。

初日浮上雲海,天邊紫意消退,少年也漸漸收斂了氣機。

少年站起身來,眺望著遠處的壯闊景致,他斂氣在胸縱聲長嘯,嘯聲連綿,盡吐胸中快意。

那臨近崖畔的波濤雲海霎時如蛟龍入海,驟然被劍氣攪起數丈波瀾,向四周激蕩而去。

這一嘯,山巒震驚。

少年臨崖立,衣袂飄飛,似要乘風踏雲而去,說不清的仙靈。

忽然,有長嘯自峰下傳來,穿透雲海罡風,直達青霄,如龍吟虎嘯,端的是內力不凡。

可惜呼嘯的內容卻是:“乖徒兒,回家吃飯啦,記得順道去猴兒那裏幫師父們討些猴兒酒……”

頓時少年肩塌臉皺,出塵之意境盡數毀去。

臨崖的少年忽然縱身一躍,直入碧波雲海……

窄窄的小路在雲海中忽隱忽現,偶爾一陣山風吹過,泄露出藏在山間小道上緩緩前行的采藥人。

“大叔早!”少年攀著青藤從小道上一蕩而過,大聲向采藥人聞早,卻在采藥的大叔抬起頭時便消失在雲海深處。

順手從猴群的酒池中灌了滿滿一葫蘆美酒的少年大大的灌了兩口美酒,一抹熏然便上了臉頰。

在猴群嘰嘰喳喳的怒斥聲中,微醺的少年縱歌而回,如乘風駕霧,山中歲月,快樂如斯。

所謂名山之上必有高人,這美幻絕倫的空霧峰之上便是周遭百裏都大名鼎鼎的純陽宮。

可是從來都是隻曉得人多,見過的人少,到了近些年更是連知曉的人都不多了。

山下的老一輩的山民經常將打了的柴火,自家種的菜蔬悄悄的放在山間的某個地方,第二日便能換回一些銀錢或是些上好的極品藥材。

雖說是賣給峰上人,不過多半是半賣半送的。

山民們心裏清楚,這方圓百十裏的安寧全是山上的道長所賜,所以大家夥對純陽宮裏的老神仙向來是尊敬的緊的。

純陽宮立宮不知有多少年,傳說第一位宮主便是大名鼎鼎的純陽子呂洞賓。

這位入了八仙的老神仙已然百十年不見得蹤影,謠傳是虹化飛升成了仙,大家夥兒也樂得相信。

可惜這世間又能有幾人活過百歲,又有幾人能逍遙百年,不過是個念想罷了。

作為一位家喻戶曉的世外高人,純陽子一生追求逍遙自在,從不願為世俗所累。

所以近兩百歲的壽數也隻是收了寥寥幾個弟子。

雖然聞名天下,卻從沒有想過去建立起龐大的門派,隻說我們修道之人遊戲紅塵追求個逍遙就好,人多了,人心不免就亂了(說白了就是懶)。

自純陽子故去後,純陽宮一直延續這一光榮傳統。

雖說占據一座錦繡山峰,每代弟子卻隻有區區幾個,可幸的是每個弟子非常人所能比擬,總算是沒有丟了呂老祖的臉。

隻是到了這一代,竟是更懶了,上一輩的師兄弟六人隻收了親傳一個徒弟。

名叫奕歌,自小便待在山上,六個師父個個寶一樣的看護,一身所學也不管他能不能接受,一股腦的全教了出去。

所幸的是,奕歌異常的聰慧,六個師父擅長不同,所教的東西竟都被他學的不差。

每日來勤修內功,外練劍法,琴棋書畫吟詩作對博古通今無一不精無一不曉。

有徒如此,師父們自然是大大的欣慰。

就這樣日升月初,春去秋來,日子裏連綿雞飛狗跳間,當年的調皮小子悄悄地長成了一個少年。

雖不像以前似得上躥下跳,但依然是調皮的緊,整日裏晃蕩在懸崖瀑布之上,嬉禽逗獸,自在逍遙,卻是頗得呂祖心得。

奕歌自山間修行回來之後吃罷了飯,便被六師父出雲子帶進了無極殿。

一般都是宮中發生大事時師父們才會齊聚無極殿,今日卻是怎麼了?

不明所以的奕歌偷眼朝出雲子師父瞧去,隻覺得師父表情不似平常,似悲似喜,心裏不免惴惴。

幾次開口想問,但師父行路匆匆,也就閉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