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1 / 2)

忘劍出了劍便忘了劍,以至鋒至銳去破無拘那至堅至盾,劍氣揮灑間隱隱的便有了一代宗師的風範,劍器若有靈,稱之為小宗師也不是不可。

看台上有青蓮劍客之稱的李太白鳳目閃動,心中微起波瀾,覺得忘劍此人的劍法似曾相識,好似有一人年輕時的風采,又不能確定,始終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思憶良久仍不可得,便轉頭向藏劍山莊葉孟秋莊主問道:“此子與劍術一道頗有火候,我看得眼熟,卻始終想不出出自哪裏,葉老哥可知道誰人門下有如此弟子?”

葉不凡近日來狀況好了許多,並隱隱有突破的跡象,盡管沒有抓住傷害葉不凡的刺客,葉孟秋的心情也好了許多,故而今日依舊來這裏觀禮,且臉色不錯,一改往日的煩悶。

見李太白問,葉莊主嗬嗬一笑道:“青蓮,你是酒喝太多喝糊塗了吧,竟然連這都想不起來了?有傳言稱此子是劍聖的關門弟子,開始還略有不信,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看此人劍法之精熟恐怕已有劍聖一脈的六七成火候,實屬不易。單就劍法而論,年輕一代中此人當為楚翹!”

李太白輕咦了一聲,經葉孟秋這樣一提醒,發覺果然有那人一脈劍術的痕跡,不由的輕聲道:“果然。那人能教出這樣的弟子,也算在情理之中,一代劍術宗師若是沒有兩個拿得出手的弟子,恐怕也說不過去。”

劍聖,人於劍道一途到了人能達到的極致方能稱之為聖,隻要再跨出一步,那便是陸地劍仙。數百年的武林若論陸地劍仙,隻有那位創立了純陽宮的一襲青衫,若論劍聖,便也隻有這一位劍聖無名。

當年有多少人要去學那一襲青衫仗劍江湖,可惜走的最遠的隻有那個麵相平凡的年輕人,如今許多年過去,隻怕也是早生華發了吧。

世人猶記得劍仙呂祖,是因為呂祖飛劍成仙,乘劍西去。記得劍聖無名,卻是因為那年他劍道大成時曾揮劍開大江,曾劍氣落繁星!

仙道縹緲久而不可信,人間正在方為真,這百年,便是劍聖無名的百年!

李太白認真的看著忘劍駁雜而俱精的劍法,刹那間思緒飄蕩數十年,飄蕩到一起月下悟劍,飄蕩到一起斷水分江,如今卻是你走的要更遠一些,多年未見,再見之時當為此浮一大白!

待葉孟秋一聲輕咳打斷了思路,李太白方才發覺冷落了這位老哥,卻不覺得尷尬,隻是微微笑道:“孟秋老哥,我看你家不凡的劍法也頗為靈秀,似乎也和那人劍法有些淵源,隻是不知對戰起來誰將更勝一籌。”

研究表明,打破尷尬局麵的最好方法便是談論並誇獎對方的孩子。

果然葉孟秋聽了李太白的話之後哈哈一笑頗為自得,但言語之間依舊謙遜道:“自家的兒子自己最清楚,不凡的劍法雖然不弱,卻還是欠了些火候,隻怕對戰起來不是這個忘劍的對手!不過有點青蓮你說的不錯,這忘劍的劍法似乎確實有些地方和不凡有相通之處,難道真的都是劍聖所教?不過劍法一道到了極致往往會殊途同歸,卻也不能這麼武斷!”

太白頷首,凝神看台上比鬥,不再談論此事。

忽然覺察到一股熟悉劍意隱然勃發,李太白心中驚詫,放眼望去果然是那個未曾謀麵的小師弟。純陽一派,劍法為尊,想必小師弟也是個愛劍的人,隻是此時見獵心喜之下,這個從天而降的小師弟在想些什麼呢?大概是在腦補破招之法吧。

奕歌在純陽宮的數位師父各有所長,雖都不是劍聖那種走到人之極致的劍客,卻也有人浸淫劍法多年,各派的各路劍法也都熟識,在教導奕歌之時更是將各派劍法融會貫通一並教了出去。

如今奕歌的劍術已經臻至化境,又領悟了無我無劍的劍術精要,可以說在劍術一道上當世已罕有匹敵。

可是忘劍拔劍一揮,便讓自下山以來還未曾見識過如此高深=超劍法的奕歌食指大動,竟有了種大有拔劍而起,一絕高下的念頭。

可惜這是別人的比賽,奕歌隻好強按捺下心中戰意昂揚的念頭,細細觀看二人比試。

太白猜的不錯,奕歌此時確實在腦海中思量破招之法,忘劍的劍法千回百轉,瞬息之間一變再變,早就讓奕歌心中發癢,掌中的三尺鋒芒已然急不可耐,隨時恨不得飛身上了擂台,與忘劍大戰三百回合!畢竟在奕歌眼中那些劍招雖然驚豔,卻不是沒有破解之法!奕歌輕輕眯起眼睛,看著劍氣飛揚的忘劍,一絲寒芒濺出眼底,有機會一定讓你試試什麼是大道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