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井底人家(4)(1 / 3)

事情辦得很順利。午飯後,喜亮懷裏揣著承包合同隨張榮明來到了鄉司法所。司法所李所長聽喜亮把情況一說,當場就表態這事一下要處理好,讓喜亮和張榮明放心。臨出門時李所長握住張榮明的手說,大記者大駕光臨,我敢不認真處理?我明天就去井底村找王生友,你們放心好了。走出司法所大門,喜亮將信將疑地說,張記者,這人我認識,吃泡,胃口大得很,咱們這空手套白狼,恐怕不行吧!張榮明笑了,喜亮大哥,你放心好了。走,咱們再找鎮上的龔書記說說去,取得他的支持事情就更好辦多了。喜亮說,張記者,你還是自個兒進去吧!我最不願意見他們這些當官的,他們表麵上說的比唱得還好聽,可一動起真格的來就完全不是那回子事了。張榮明說,喜亮大哥,這事你必須得出頭,關鍵還得靠你自個兒,我隻不過起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喜亮隻得說好吧,我聽你的。倆人進了鄉政府二樓,書記室的門關著,喜亮說,巴成不在。張榮明說,敲敲門再說。敲了幾下,門開了,龔書記走了出來。這不是小張記者嗎?來時咋沒來個電話?龔書記一愣,旋即笑著握住了張榮明的手。張榮明也笑了,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回來是專門求你龔書記來了。龔書記給張榮明和喜亮一人倒了一杯茶,啥事?你隻管說,我照辦就是。張榮明說,你們鄉裏井底村村的村長王生友代表村上單方麵撕毀了村民馬喜亮與村上前年簽的為期十五年的果樹承包合同,轉包給同村的毛老三。馬喜亮不服,與之辯理,王生友還揚言說願意哪兒告就哪兒告去,馬喜亮沒法子,想到了我。龔書記,你看這事咋辦?龔書記驚疑地問,有這事?張榮明說,不信,你問問馬喜亮本人。喜亮大哥,把這事跟龔書記好好說一遍。聽完了喜亮的述說,龔書記眉頭緊鎖,這個王生友,也是個黨員幹部,咋就這麼糊塗,連最基本的法律常識都不懂!張記者,你找司法李所長沒有?張榮明這才說,我剛從他那裏來,他說明天專程處理這件事。我和他不算太熟,恐怕將這事耽擱了。小張記者,真有你的,龔書記說,你放心,我們明天準到井底村。不過,辦完了這事你得答應我一件事。啥事?你就說吧龔書記。張榮明說。龔書記說,我們鄉正大張旗鼓地招商引資,目前,已經有兩家外國公司有願意在我們這裏投資的意向,其中的一家是台北的榮氏集團,看中了桃花山上的礦泉資源,準備建一個大型的泉水廠,下月榮氏集團的董事專程來考察,我想請你到時給我們鄉宣傳一下。張榮明說,這事是整個井底村鄉五萬老百姓的好事呀!龔書記放心,我一定盡心盡力。

回到家裏,喜亮一進門就喊:成了,成了,人家張記者是有本事,到那三下五除二,所長書記連悖回都沒打。

人家是省裏的記者,見官大三級哩!俊昶能下地走動了,病一下子好了。

大叔,您可千萬別這麼說。還不是喜亮大哥站到了理上。張榮明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第二天,龔書記和李所長帶著公證處的小王坐“桑塔那”來了,龔書記當場把王生友訓了一頓,李所長責令王生友當麵向喜亮道款後,又按照原來的承包規定,將合同又重新公證了一遍,對王生友說,生友,這回公證了,可不要再胡來了,不然,下次來的可不是我們司法了。王生友額上沁出了細汗,誰讓咱是法盲來的呢!

晚上,玉梅和張榮明嘮了很久。

玉梅,你們這兒人真好。張榮明說。

那你以後就多來唄!玉梅說。

少來不了。張榮明說,我們家回城十多年了,不知怎的,我到了你們家,就好像又回到了原先的老家。

鄉下人不會說啥,就是個實在。玉梅說。

我聽姚主任說你要開個縫紉班?張榮明問。

有這個想法。玉梅說,不知能不能成。

隻要想幹,就一定能成。張榮明眼睛亮亮地望著玉梅,看得出來,你是個頗有心勁的人。

玉梅被看得不好意思,紅著臉低下了頭。

張榮明第二天就回去了,玉梅騎著自行車把他送到車站,臨上車時玉梅問,張記者,你還啥時候來?

張榮明想了想說,等你開縫紉班的時候。

張榮明上車走了後,玉梅越發覺得心裏麵空空的,好像缺了點什麼。在好眼前晃動的,就是張榮明那雙明亮的眼睛和自信的微笑。

十二

喜明來龍泉莊的第二個月,龔正的特種動物養殖場從浙江引進了五條“聖伯納”犬。喜明望著這些體壯肥,性情溫順的“聖伯納”犬,問龔正,老板,這狗引進時多少錢一隻?

每隻一萬元左右。龔正說,這東西是好玩意,是我們國家親近從瑞士引進的,產肉率高,生長快,成年商品犬重80—100公斤,適宜群養,耐粗飼,是值得推廣的肉狗養殖優良品種。

比他媽的大姑娘還金貴,周棟說,我們村老王大彪子從廣西買回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才花了不過五千塊。

這些家夥,都是爺,都是財神爺,一隻種狗售價就在一萬元左右,一隻母狗一年就產仔四到五隻,咱們掐著指頭算算,將來咱們光賣生仔,每隻售價五千,這一年下來,得掙多少錢?龔正說。

四公一母,每隻母狗一年五隻仔,這四隻就是二十隻,每隻五千,就整整十萬元哪!一隻狗就是一錠金元寶。喜明說。

是呀!這些東西乍算起來的確是金元寶,可能不能成為金元寶,就全靠你們兩位了。龔正說。

沒問題,老板。周棟說。

別看這是些動物,可是嬌氣著呢!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要不這玩意咋就這麼值錢呢?龔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