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十年代,百貨大樓陸續增添了新職工。張秉貴的模範行動對於好學上進的青年產生著強烈的影響,也引起了有關領導的重新認識,他們為這位著名勞模恢複了名譽,並於一九七二年指定吳建華和李萊兩名新秀同張秉貴訂立了師徒合同。
吳建華是前年進店的,李萊比她晚一年,都是中學畢業直接就業的。她們一上班就同張秉貴在一起售貨,工作表現都很好。她們對張秉貴十分佩服,但是對領導上指定專師專徒並不十分熱心。因為她們都還不安心當售貨員,更沒有下決心象張秉貴那樣幹。
張秉貴接受任務,既興奮又擔心。這兩位徒弟聰明、單純。平日他有所指點,她們領會得快,掌握技術也快,已經能勝任一般售貨了。這很可喜。然而,他還是很擔心。他知道,她們把當售貨員看得太容易,甚至認為太簡單,沒什麼可學的。如何進一步提高她們呢?她們肯虛心學習嗎?何況當時正是動亂年月,社會上的不良影響她們頂得住嗎?
既然是包教保學,總得有個“見麵禮”吧?張秉貴把兩位徒弟叫到一起談了一次話:“領導上指定咱們共同學習,請你們每人給我出個題目吧?”張秉貴沒有一點師傅的架子,他把帶徒弟叫做共同學習。
“哪有徒弟給師傅出題目的?您是不是要考考我們?”小吳和小李幾乎異口同聲地說。
“不是考,是討論嘛?你們不出題目也行,有什麼需要探討的問題每人提一個好嗎?”
吳建華活潑開朗,應聲回答:“人家說售貨員低人一等,我看也是。工資少,待遇低,既受累,又受氣,師傅您幹了三十多年,當上了勞動模範,還不是照樣讓顧客指使著?”張秉貴含笑聽完,轉而對李萊說:“你也提個問題吧?”文靜的李萊說:“小吳提的問題也是我想提的。”
張秉貴深深點頭。他欣賞徒弟們的直率。她們提出的正是他平日聽到和想到的主要問題,也是他想給她們講的頭一課。他接著問道:“那你們說,什麼是高人一等呢?”“幹革命,改造舊世界,解放全人類。”小吳又搶先叫答,小李也同時點點頭。
張秉貴說:“我講點自己的看法吧?革命是高尚的,但不是高人一等。改造舊世界,解放全人類,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但這不是靠救世主的恩賜,而是體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裏麵。
兩位徒弟互相看了一眼。顯然,他們都沒有這麼想過。張秉貴接著說:“我站了三十多年櫃台,解放前當店員是為了生活而受壓迫受剝削。在壓迫者剝削者眼裏,店員豈止是低人一等?現在我們站櫃台是為人民服務。我們的社會是相互服務的同誌關係。你們生在新社會,不論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交通、醫療、環境衛生、‘文化藝術享受,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都是別人為你們服務的。大至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和各級幹部、人民軍隊、人民警察,也都是為你們服務的。這種相互服務能分出誰比誰高一等或低一等嗎?許多服務是互不見麵的,而我們站櫃台卻是直接地、麵對麵地為那些為我們服務的人服務。你們說這不是一種樂事嗎?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熱愛它,熱愛它才能做好它。這算作我送給你們的見麵禮吧?我相信你們在實踐中會不斷有新的體會的。”
張秉貴說完,兩位徒弟流露出興奮的神色。她們說:“請師傅對我們提點要求吧?”張秉貴說:“四個字:青勝於蘭。你們完全有條件也有可能在各方麵超過我,關鍵在於立誌和不懈地努力。”
別開生麵的“見麵禮”結束了。兩位徒弟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們為有這樣的良師感到高興。張秉貴也對後起之秀充滿信心。
在售貨中,張秉貴特別注意觀察吳建華和李萊的工作情緒,因勢利導,進行幫助。一位老大娘,問這問那,絮絮叨叨,左挑右選,拿不定主意。小吳耐心解釋,始終如一,但稱好之後老大娘又說不買了。小吳強忍火氣,端起秤盤,使勁地把糖果甩回貨架,嘩啦一聲,不滿情緒便表現出來了。張秉貴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後來到小吳家訪問時談起這件事,小吳才說:有的顧客真難伺候。張秉貴幫助她分析顧客心理,找出正確處理的辦法。
文靜的李萊,遇到了暴躁的顧客。櫃台前十幾個人順序買糖,一位中年女工偏要搶先。李萊請她到後邊排隊,她竟無禮地說: “我剛下夜班,在這兒等了半天沒人理,你瞎眼啦?”小李沒答話,另一位老職工過來對其他顧客說:“她剛下夜班,優先買一下吧?”不料她買到糖以後卻向李萊示威:“看看,我買啦?你有什麼了不起?好好學習學習吧?”李萊氣得直發抖,但她還是控製了自己。下班後,張秉貴馬上找她談心。她埋怨那位老師傅不講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