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知道,一團火。”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葉劍英委員長見到張秉貴時,一邊聽人介紹,一邊親切地這樣說。

一九七八年二月,張秉貴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售貨員們為有了自己的代表而歡欣鼓舞,奔走相告。中央對商業職工極為重視,張秉貴又被選為常務委員。他一見到葉老就趨前致意,聽得葉老的話,心裏的一團火燒得更旺了。

記憶把他帶回到解放以前。一九四六年初,軍事調處執行部成立,辦公地點設在東單三條,共產黨代表駐在北京飯店,當時的北平市民許多人有幸見到過葉劍英同誌。在德昌厚當店員的張秉貴曾多次徘徊在軍調部門前,衷心向往著共產黨和解放區。那是最早埋在他心底的火種。三十年來換了人間,誰曾想到,一個普通的售貨員,今天居然同葉委員長在一起共商國家大事了。他勉勵自己一定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當好代表,不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和囑托。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雖然是普通售貨員,但肩負著的已是不一般的責任。在新長征路上,這“一團火”如何發出更人的光和熱呢?

六月五日,北京市委財貿部授予張秉貴特級售貨員的職稱。這對廣大售貨員是很大的鼓舞。有人表示祝賀,有人表示羨慕,有人暗下決心要趕上和趕過他。在這以前,還沒有售貨員達到特級,他對著001號的大紅證書,想到當好排頭兵的深遠意義。

半個月後,張秉貴出席了建國以來規模空前的全國財貿大會。這是繼農業、工業、科技三個大會之後召開的一次統一思想、撥亂反正、總結經驗、表彰先進的盛會。他記得來開會之前同誌們的囑托和期待,他要領會中央精神,學習先進經驗,同時也想弄清楚一些問題。

六月二十五日,開始大會發言。張秉貴走上人民大會堂的講台,向五千多位代表和數千名聽眾彙報了站櫃台的經驗。全場情緒活躍,掌聲陣陣,表明他的“一團火”精神同與會人員心頭的“一團火”發生了強烈的共鳴。

張秉貴的發言引起了極大重視。在代表們返回駐地的路上、在餐桌旁、房間裏,處處談論“一團火”。有的說:聽了張秉貴的發言,增強了做商業工作的高尚感和責任感。有的說:過去有一些長期沒有解決的思想問題和工作問題,聽了張秉貴的發言,心裏豁然開朗了。有的在找差距、表決心。包頭市一位代表表示:要把張秉貴的“一團火”引到包頭商業職工的心坎上,讓它越燒越旺,重慶市一位代表寫詩一首:學習張秉貴,貴在為人民,心中一團火,暖在工農兵,本領過得硬,主動又熱情,櫃台煉紅心,邁步新長征。

“一團火”激起作家的詩情。應邀出席大會的名作家謝冰心和王願堅先後采訪了張秉貴。冰心寫出了報告文學“頌‘一團火”’,發表在《人民文學》上;王願堅寫了報告文學“香甜的事業”,發表在《解放軍文藝》上。

在同作家接觸中,張秉貴才知道他接待過的,小顧客中就有冰心的兒子和大女兒。七十八歲高齡的冰心對張秉貴說:“我們一家人早就念叨您啦?今年初春,我的兒女們在餐桌上問我‘您知道著名勞動模範張秉貴嗎?就是我們小時候常對您講的德昌厚那位張師傅啊?那時候,我們去買的隻是五分錢的糖果,三分錢的冰棍,可是張師傅對我們可親啦?’現在各行各業都有人向您學習,我的兒女們也都要學習您的‘一團火’精神,每次去百貨大樓都看到糖果櫃台前裏三層、外三層地圍著人,所以也不大敢過去打招呼,怕耽誤您的寶貴時間。”

作家的想象是豐富的、美好的。他們感受到張秉貴是要以心中的“一團火”通過他們的文章傳遞給各條戰線上的人民,讓大家都舉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火炬,以最高速度,向四個現代化進軍。

的確,張秉貴所想到的已經不隻是自己的同行,而是整個階級、全國人民。當他作為代表出席中國工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並被選進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九屆執行委員會的時候,他的想法就更加明確和具體了。

工會九大,是在揭批“四人幫”的鬥爭取得完全勝利的基礎上,動員全國職工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一次大會。在會議期間,張秉貴見到許多老模範,話題不離經濟改革。他決心把“一團火”用在改革上,發出新的光焰,

張秉貴在新的征途上不斷做出新貢獻。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國務院授予張秉貴全國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