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懷古之作。寫作者登高望遠、慨歎千古興亡的滄桑之感,抒發了對中原故土的懷念,嚴厲譴責了南宋朝廷偏安苟活妥協的政策,有力地表現了詞人抗金複國的愛國精神。

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①。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②,一夜魚龍舞③。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④。

【注解】

①花千樹、星如雨:都是形容元宵夜的燈之多。

②玉壺:喻月。

③魚龍舞:謂魚燈、龍燈如魚龍鬧海一樣。

④闌珊:零落。

【賞析】

這首詞寫元夕覓人。詞人以明豔的色彩描繪了元宵佳節,滿城燈火,徹夜歌舞的熱鬧場麵,極寫其繁華景象,追慕的卻是一個幽獨的美人。詞中的那位獨居幽處的美好形象正是詞人的自我寫照。詞中寄托深意,含蓄婉約,表達了自己不願隨波逐流的高潔品格。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①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②。八百裏分麾下炙③,五十弦翻塞外聲④,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⑤,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注解】

①陳同甫:即陳亮。

②夢回:夢中醒來。

③“八百裏”句:指以烤牛肉犒賞部下。八百裏,指當年辛棄疾參加耿重抗金時的義軍陣營範圍,又說指牛。麾:部下。炙:烤肉。

④五十弦:泛指各種樂器。翻:演奏。

⑤作:如,若。的盧:一種烈性的快馬。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寫給好友陳亮的。詞作虛實結合,結構獨特,詞中雄壯和悲憤、理想和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表現了詞人的遠大抱負,抒發了作者的“壯誌難酬”的悲恨。全詞氣勢磅礴,豪邁高昂。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①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②。想當年,金戈鐵馬③,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④,贏得倉皇北顧⑤。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注解】

①京口:今鎮江。

②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

③金戈鐵馬:極言武裝之強盛。

④封:指古時在山上祭天。狼居胥:山名,在今內蒙古西北。

⑤倉皇北顧:北望追來的敵軍,驚慌失措。

⑥神鴉:吃廟中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神時的擊鼓聲。

【賞析】

這是一首千古傳誦的傑作。上闋觸景生情,抒發曆史興亡的感慨。下闋寫對現實的喟歎。詞作將繪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追思往事,借古諷今,寫得蒼涼悲壯,含蘊豐富,雖然用典很多,但符合時事,用得巧妙貼切,一唱三歎,藝術感染力極強。是辛棄疾的代表作,詞苑的珍品。

祝英台近

晚春

寶釵分,桃葉渡①,煙柳暗南浦②。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注解】

①桃葉渡:地名,在南京秦淮河與青溪合流處。桃葉是晉王獻之妾名。

②南浦:泛指送別之處。《楚辭·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賞析】

這首詞寫思婦暮春懷人盼歸的相思之情。作者以極其婉柔之筆,抒寫了閨中少婦傷春傷別的感情,把她的多愁善感、柔媚情深、嬌嗔天真,刻畫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黃蓼園認為此詞必有所托,可能是借閨怨以抒其誌。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賞析】

這首詞描寫農村夏夜優美,反映作者對於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詞作精巧構思,用語平直而刻畫神妙,顯出詞人深厚的藝術功力。

阮郎歸

耒陽道中為張處父推官賦①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裏數家村,瀟湘逢故人②。

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③。

【注解】

①耒陽:縣名,今湖南耒陽。張處父:作者好友。推官:州郡屬官。

②“瀟湘”句:梁代柳惲詩有“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句。

③“儒冠”句:唐杜甫詩有“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句。

【賞析】

這首詞上闋寫景,描寫他鄉遇故人的環境,下闋寫情,今昔對比,傾吐衷情,表露了作者屢遭排斥,奔波輾轉,壯誌難酬的極大悲憤。

賀新郎

別茂嘉十二弟

綠樹聽鵜,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①。啼到春歸無啼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②,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裏,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③,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注解】

①杜鵑:鳥名,又名子規,傳說是望帝死後所化成。唐李商隱詩《錦瑟》有“望帝春心托杜鵑”。

②燕燕:宋詞中泛稱所愛的女子。

③“易水”句:《史記·刺客列傳》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句。

【賞析】

這是辛棄疾很著名的一首詞。詞的上闋因景起興,由景到人,追憶曆史往事,直落離情。下闋不變,以“人間”啟下,以“如許”結上,收落到自身,慨歎自己壯誌難酬、功名難就的惆悵情緒。用典之多,思路之廣,為宋詞中所罕見。

鷓鴣天

代人賦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