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紅樓夢》人物詮解(4)(3 / 3)

“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

這兩句是說,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已紅顏漸老、青春已逝,世事變幻莫測,而自己卻已心灰意冷,隻是聽之任之罷了。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得知,薛寶釵在丈夫出家為僧後,過著非常冷落孤淒、終生愁恨的孀居生活,她並沒有像高鶚的續書中所寫的那樣得了“貴子”。可見,“蘭桂齊芳”都是癡人說夢。試想一下,一生隻為“仕途經濟”著想,一心想“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的薛寶釵最後卻落這麼個下場,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到真應了寶玉的意思——一切關於“仕途經濟”的話都是“混賬話”。

其實等待薛寶釵的命運不隻是“活得這麼艱苦”就夠了,要知道薛寶釵也是金陵十二釵之一,也是“薄命司”的人物之一。寶釵最終逃不脫像其他“釵”一樣“早亡”的命運。具體到薛寶釵的死,我們認為,薛寶釵很可能是被凍死的。《紅樓夢》第五回講到寶釵的判詞的時候說“可歎停機德”、“金簪雪裏埋”。

“可歎停機德”,意思是雖然有著合乎封建婦道標準的那種賢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勞無功。

“金簪雪裏埋”一般來講有兩種解釋,一是認為這句話本身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就是單純地指薛寶釵的名字,指薛寶釵的出身是出自“雪”諧“薛”家;一是認為這句話暗含了薛寶釵最後凍死在雪堆裏的命運。我們取後一種意思,因為脂硯齋針對此句有一條批語是這樣的:“寓意深遠,皆非生其地之意。”這也就是說,“金簪雪裏埋”並不是單指薛寶釵出身薛家這一事實,而是更有深意。那麼這種深意是什麼呢?我們認為就是這句話所暗含的“薛寶釵最後凍死在雪堆裏”的命運。

另外,也許我們還記得,在講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的那一回,劉姥姥講過一個非常奇怪的故事:“我們村莊上種地種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風裏雨裏,那有個坐著的空兒,天天都是在那地頭子上作歇馬涼亭,什麼奇奇怪怪的事不見呢。就像去年冬天,接連下了幾天雪,地下壓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得早,還沒出房門,隻聽外頭柴草響。我想著必定是有人偷柴草來了。我爬著窗戶眼兒一瞧,卻不是我們村莊上的人……也並不是客人,所以說來奇怪。老壽星當個什麼人?原來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極標致的一個小姑娘,梳著溜油光的頭,穿著大紅襖兒,白綾裙子……”可惜的是,這個故事還沒有講完,院子裏卻突然失火了。於是,這故事也就跟著沒有了下文。

那麼,曹雪芹為什麼會憑空讓劉姥姥講這麼一個故事呢?有人猜測說,這個故事裏的偷柴火的“十七八歲的極標致的一個小姑娘”就是暗指薛寶釵。薛寶釵在八十回後,在寶玉出家以後,一個人孤苦伶仃,在漫漫的冬季,最終淪落為一個“雪(諧‘薛’)中抱柴(諧‘寶釵’)”的婦女,這也未嚐不可能。再結合“金簪雪裏埋”,我們想象:在一個寒冷的冬季,寶釵一個人在家,沒有了取暖的柴火,四處尋找柴火,但最後由於身體薄弱,力不從心,最後凍死在雪堆裏,這種推測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為什麼說薛寶釵是“大家閨秀的典範”?

對於薛寶釵這一人物形象,曆來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對於“薛寶釵是典型的大家閨秀”這一觀點,曆來少有爭議。一般來講,大家閨秀是指那些秉承傳統家學,從高貴的門第中走出來的女子。她們一般有著上等的品貌和教養,端莊大方,舉止幽雅,氣質不凡,穿著高貴而典雅。如果這些就是大家閨秀的典型特點,那薛寶釵真可謂典型的大家閨秀。

薛寶釵一出場,作者就描寫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著“不見奢華,惟覺淡雅”,“品格端方,容貌美麗”;“罕言寡語,人謂裝愚;隨分從時,自雲守拙。”當然,光有美貌,並不能稱得上大家閨秀。大家閨秀應該有的品位和修養,薛寶釵也有。書裏不止一次介紹說,薛寶釵不僅品格端方,容貌美麗,而且天質聰慧,博學宏覽。幼年時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環境和聰慧的心靈,造就了她深厚的修養和廣博的知識。她對文學、藝術、曆史、醫學以至諸子百家、佛學經典,都有廣泛的涉獵,連以“雜學旁收”著稱的賈寶玉也遠非所及。如元妃歸省時,對寶玉詩中“綠玉”改“綠臘”的指點,以及對湘雲問“棔”樹的解釋。

薛寶釵對藝術創作也有著深刻的理解,發表過精辟的見解。如她在論畫時指出,藝術家在創作前必須心中先有丘壑,才能對素材進行精當的剪裁和處理,才能達到真實再現生活的目的;她在詩歌創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見”,“不與人同”,“要命意新奇,另開生麵”,她反對跟著別人腳跟走的摹擬和模仿的見解,無疑是頗有見地的。顯然,在這些地方,作者是將自己對藝術的獨到見解賦予了這位才華出眾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