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中醫夏季食療方(1 / 2)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現推薦中醫夏季養生食療妙方:

荷葉茯苓粥:

配料: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亦有療效)。

涼拌萵筍:

配料:鮮萵筍350克,蔥、香油、味精、鹽、白糖各適量。

做法:萵筍洗淨去皮,切成長條小塊,盛入盤內加精鹽攪拌,醃1小時,潷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勻。將蔥切成蔥花撒在萵筍上,鍋燒熱放入香油,待油熱時澆在蔥花上,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利五髒,通經脈。

奶油冬瓜球:

配料:冬瓜500克,煉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鹽、鮮湯、香油、水澱粉、味精各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淨削成見圓小球,入沸水略煮後,倒入冷水使之冷卻。將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內,加鹽、味精、鮮湯上籠用武火蒸30分鍾取出。把冬瓜球複入盆中,湯倒入鍋中加煉乳煮沸後,用水澱粉勾芡,冬瓜球入鍋內,淋上香油攪拌均勻,最後撒上火腿末出鍋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除煩,補虛損,益脾胃。

兔肉健脾湯:

配料: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大棗30克。

做法:兔肉洗淨與其它配料武火同煮,煮沸後改文火繼續煎煮2小時,湯、肉同食。

功效:健脾益氣。

此外,西紅柿炒雞蛋,也是夏季的時令菜。

高血壓患者的夏季食療

夏日氣溫上升,人體血管擴張、脈壓變小,一些血壓較高的人此時血壓趨向平穩。但是,也有人暑天陰虛陽亢、肝陽偏盛,出現麵紅耳赤、眩暈頭脹、心煩易怒、口幹舌紅,血壓反見上升。

這些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宜常服一些養陰清熱、平肝潛陽的食物,這樣,有益於大腦皮層恢複血管舒縮中樞的調節,使血壓下降。

提倡“三少兩多”“三少”:少鹽、少脂、少膽固醇。適當地減少鈉鹽攝入有助於降低血壓,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應在5克以下或醬油10毫升以下;膳食中應限製動物脂肪的攝入,烹調時多采用植物油;高膽固醇飲食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故攝入過多膽固醇對防治高血壓病不利。

“兩多”: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動物蛋白。西紅柿、芹菜、黑木耳等食物含有豐富的鉀離子與檸檬酸,可以調脂降壓;西瓜、山楂、獼猴桃等水果含有鉀離子與維生素P,可以改善血管彈性。

動物蛋白也能夠改善血管彈性,營養豐富而且利於吸收,例如魚、蝦等動物蛋白可以去脂,防止動脈硬化,還可以抗血栓。

另外,煙會引起血管痙攣,直接損傷血管內壁,造成血管硬化;大量飲酒會誘發心絞痛與腦溢血,適量飲酒則對健康有好處。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不宜喝白酒,喝葡萄酒每天應控製在50~100毫升。

炎炎夏日,涼飲降壓菊花決明子茶決明子15克,加水煮沸15分鍾,濾汁泡入杭菊花6克,當茶飲用。研究表明,菊花與決明子有調脂、降低血壓的作用。暑天泡茶飲用,對於肝火較旺、頭痛目赤、心煩易怒、口渴汗出較多的高血壓患者,不無裨益。

玉蓮飲玉米須60克,蓮心5克,煎水作茶飲,有清熱、安神、除煩的作用。患有高血壓、神經衰弱者飲此方甚好。

芹菜汁鮮芹菜250克,洗淨,用沸水燙2分鍾,切碎絞汁,每次服1小杯,每日2次。芹菜能平肝清熱。實驗表明,芹菜有一定降壓作用。

海蜇絲瓜湯海蜇皮30克,鮮嫩絲瓜500克,蝦米10克,煮湯飲用。海蜇皮有軟堅散結、滋陰平肝、消積潤腸的功能;絲瓜能清熱涼血、平肝祛風;蝦米既能調味,又能補腎。夏季用此湯佐餐,對高血壓患者頗為適宜。

拌菠菜新鮮菠菜250克,洗淨,置於加入少許食鹽的沸水中燙2分鍾取出,加適量麻油拌食。此道菜有疏通血脈、下氣調中、益血潤腸的功效,常用來治高血壓患者出現便秘、頭痛、麵紅、目眩等。

糖醋飲陳醋100毫升,冰糖500克,拌和使之溶化,貯瓶中備食用。每次飲用時取出兩湯匙,放入冰塊適量,慢慢呷服。冰糖陳醋甘酸化陰,既能養陰平肝,又能祛淤通脈,用於伏暑清涼降壓,較為適宜。

山楂荷葉茶山楂15克,荷葉12克,煎水代茶飲。山楂有擴張冠狀動脈、調脂、降壓等多方麵的功效;荷葉能清熱解暑、健脾開胃。此茶適宜於高血壓兼血脂異常患者暑天常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