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芬是女同學中性格開朗、愛說愛笑、辦事風風火火的一位青年。
剛下鄉那陣子,在地裏幹活時,小芬經常幹得跟男社員一樣多,她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令男社員刮目相看。
下鄉第二年冬天,隊長找到小芬說:“咱們婦女隊長結婚走了。經社員們推薦,隊裏決定讓你當婦女隊長,你看怎麼樣?”小芬思考一會兒說:“按理說,隊裏信任我,我應該幹。但是,我對農活不熟,又是外來人,威信也不夠,怕幹不好……”隊長打斷她的話:“農活不熟可以學,威信是幹出來的,你隻要肯幹,沒有做不了的事。我支持你,社員們支持你,怕什麼,就這麼定了。”
婦女隊長主要是帶領女社員幹活兒,不僅要帶頭幹,還要安排怎麼幹,這讓剛上任的小芳為難了。由於她對農活不太熟,在安排活兒上就成了問題。這時,她想到了本隊的汪大姐,汪大姐農活經驗多,又很熱心腸,何不拜她為師。小芳找到汪大姐說明了來意,汪大姐哈哈大笑說:“傻妹子,說啥呢,都是隊裏的事,有啥不明白的隻管說,大姐幫你。”從那以後,小芬遇到不明白的事或難事,都去請教汪大姐。小芬的房東侯大爺是生產隊副隊長,對農活是行家,他耐心地教小芬什麼時候該種什麼,哪塊地種什麼好,各個農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幾個月下來,在汪大姐和侯大爺的幫助下,小芬逐漸掌握了婦女隊長這套業務工作。
小芬帶頭幹活兒不成問題,累活兒、難活兒她都衝在前,連男社員都為之折服,還被當地人稱讚為“鐵姑娘”。
在活閑時,小芬主動和女社員拉家常。晚上,去女社員家串門,問寒問暖,了解她們的家庭情況。時間長了,女社員什麼話都和她說,有的還成了好姐妹。經過了解,小芬發現,在農村男女不平等的事情很多,比如同工不同酬,男女幹同樣的活兒,酬勞卻不一樣。男社員每個工給12分,而女社員隻給6分,相差一半,這也是女社員意見最大的一件事。於是,她找到隊長提出建議:要求男女同工同酬。隊長認為她的建議有道理,也基本上同意了。在四五月份,間苗時,男女幹同樣的活兒,隊裏實行了男女每個工日都是12分。
這件事惹怒了一些男社員。一個男社員找到小芬,滿臉怒氣地說:“你起什麼高調?曆來女的都是半個勞力,這群老娘們能幹啥?我能扛二三百斤,她們能嗎?憑什麼和我們掙一樣的工分?”小芬也不讓份:“社會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女同誌是沒有男同誌的力氣大,但是,她們也沒少幹活兒。間苗的活兒,你還幹不過女的呢。同工同酬是上邊提倡的,這是社會的進步。”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吵了起來。後來,這個男社員一直找到公社領導。最後,大隊長出麵,批評了這個男社員,平息了這件事。從那以後,隊裏基本上實行了男女同工同酬。就是男社員有優勢的活兒,女社員幹,工分也僅差2分。
由於女社員的工分提高了,原先不願意出工的女社員也從家裏走出來,參加生產勞動。女勞動力的隊伍從幾個人發展到十五六個人。工分高了,她們在家裏的地位就提高了,腰板也硬了,幹活兒的勁頭更足了。小芬分配活兒時,講條件的人沒有了,重活累活搶著幹。在一次挑水抗旱中,女社員和男社員一樣幹,她們挑起一擔八十斤重的水,一口氣就是二三百米。由於都是往山上挑水,女社員體力有限,但是,她們沒有一個掉隊的。半個月的抗旱結束了,隊長高興地說:“咱們隊的婦女頂起了‘半邊天’。”
小芬在婦女隊長的崗位上,一幹就四年。社員們心裏佩服、擁護這位外來的婦女隊長。
小芬先後多次榮獲營口市、蓋縣的“優秀知青”和“先進民兵”榮譽稱號。
小芬這位知青出身的婦女隊長,用她的青春朝氣和先進的文化思想為當時落後的小山村注入了活力。她的潑辣、果斷、勤奮、謙虛的性格,為廣大女社員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