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送兒童過河(1 / 1)

每年的七月份都是山區發大水的時節。一夜大雨,山上的洪水順著低窪處奔流而下,通往生產隊的道路被洪水淹沒了,變成了一條二十幾米寬的湍急的河流。

第二天,安子、斌子、柱子、良子、阿俊、林子和一些社員在河邊觀看水情。河麵水流很急,不時還出現一個個漩渦,水下傳出“咕隆隆”的石頭滾擊聲,很是嚇人。

正在這時,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和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站在河邊哭了起來。知青們一問才知道,這是姐弟倆,是臨村的,昨天來親戚家串門,今天回家過不去河,急哭了。幾個知青商量後,決定把姐弟倆送過河去。但是,水流急,深淺又不知道,能過去嗎?安子說:“這段河麵是通往隊裏的道路,從河水淹沒的地方看,河水的最深處也就半人多深。我先下水過去,如果能行,我們再送他們姐弟倆。”說著,安子挽起褲角,就要下水。一些社員過來勸阻說:“不行!不能下水。別看這水麵平靜,下麵有暗流,大石頭都衝走了,何況人呢。”安子說:“我會水,沒事兒。”知青們也都勸說安子。安子看著旁邊哭哭啼啼的姐弟倆,一咬牙,把涼鞋脫下來,掖在褲帶裏,一步步向河裏走去。

走到水沒大腿根時,一個急流衝過來,安子在水裏轉了一圈,停住後,定定神繼續往前走。快到河中心時,水已經到腰了。突然,一個漩渦將安子卷入水中。岸上的人一見安子沒影了,驚叫不已。

安子被衝到水下,人跟著石頭一起在水中翻滾,耳畔是震耳欲聾的石頭撞擊聲。他想站起來,卻怎麼也站不起來,連續喝了幾口水,腦袋裏一片空白。他隻是無助地在水中掙紮……幾名知青都傻眼了,社員們嚷著要去公社報告。

這時,有人發現在河水的下遊五十多米轉彎處,有一個人在沒膝深的水裏滾著、爬著、踉踉蹌蹌地站起來。“是安子!”人們驚叫著跑過去。幾名知青抱住安子說:“我們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張大爺說:“這小子命太大了。”社員們也都各自感歎。

這時,大家才發現安子身上骨頭突出處都破了皮、冒著血。褲帶間掖著的涼鞋也沒了,臉色灰青,牙齒咬得咯咯響。大家要送安子回去。安子定定神,活動活動胳膊腿說:“沒事兒,還得送兩個小孩過河。”知青們說:“那可不行!我們不能玩命啊。”安子說:“我剛才已經走到一半了,河水最深處也就沒腰深。我被衝走,是因為沒有抓的東西,如果我們幾個人一起下水,一個拉著一個,肯定衝不走。然後,我們把孩子傳過去,肯定行。”大家互相看了看,點點頭。

知青們一個拽著一個,往河中走去。安子在前邊,走到河中間時,他又被急流衝了個趔趄,因後邊有人拽著他,才沒被衝走。他們繼續往前走,河已經過了一半多,水流也不太急了。最後一個知青抱起小男孩往前麵傳,邊傳邊往對岸走,湍急的水流衝擊著他們,水中的石頭撞擊著他們,時不時地一股急流把他們衝得趔趔趄趄,險些摔倒。大家一雙雙手拉得緊緊的,繃著勁兒,一步步艱難地向河對岸走去。在知青們的共同努力下,戰勝了驚險的洪水,先後把兩個孩子送到了對岸。在場的社員們發出一陣陣讚揚聲:“好樣的!真是活雷鋒。”

第二天,公社廣播站宣傳了知青的事跡,題目是:見義勇為的好知青,貧下中農的貼心人。

後來,有人問安子:“你在急流中被衝出去50多米,在那生死關頭,你都想了些什麼?”安子不假思索地說:“就是一個字‘怕’,覺得自己肯定玩兒完了。”“那你就沒想點別的?”“沒那工夫。”“既然你害怕自己死了,那為什麼還要第二次下水?”安子思考一下說:“看著兩個回不去家的孩子,我心裏著急。另外,也許是年輕人的好勝心使然吧。”

在當年的插隊中,每個知青都做過見義勇為的事,有的救人,有的救火。他們在困難和危險麵前,都毫不退縮,勇於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