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龐培時代(公元前78—公元前63)(7)(3 / 3)

五、龐培若想再度當選為執政官必須再等7年,現在這個清剿海盜的提案是為滿足龐培個人野心而精心炮製出來的產物,不應該認可。

然而元老院也不是鐵板一塊,元老院議員中有人就持讚成態度,因“威勒斯審判”獲勝而名聲大振的西塞羅就讚成這個提案,剛剛步入政界、時年33歲的愷撒也讚成這個提案。而擁有投票權的普通民眾,對羅馬政府則抱有一種“看你怎麼辦”的心態。

護民官加皮亞阿斯的提案,在公民大會上以壓倒性多數獲得通過。消息一出,羅馬市場上原本高漲的小麥價格立即暴跌。而“蘇拉體製”則因此而被徹底埋葬。

由龐培主導的清剿海盜之戰,雖未受到後世軍事家們的一致好評,但仍稱得上可作為軍事戰略範例的傑作。

龐培首先把地中海全部地區劃分為13個作戰實施海域,每個海域配備由正副軍團長指揮的實戰部隊。龐培將60艘戰船作為自己直接指揮的機動部隊,在需要時馳往相關海域投入戰鬥。他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前線。

這13個作戰實施海域,不用說都是海盜的根據地及其周邊海域。整個作戰方案分前後兩期實施,前期的重點在西地中海地區。先消滅疲弱之敵,這也符合一般軍事戰略戰術的基本要求。

對海盜的打擊方式是海上、陸地相結合,先海戰後陸戰。在海上遇到海盜船即當場痛擊,僥幸落荒而逃的海盜逃往根據地時,陸路守候的軍隊將逃回的海盜連同其根據地連鍋端掉。西地中海海盜出沒頻繁、活動猖獗的區域集中在西班牙近海、利比亞近海、希臘和撒丁島近海,以及埃爾巴島附近的第勒尼安海。龐培僅用了40天,就把這一帶的海盜全部消滅了。

肅清西地中海海盜的羅馬艦隊,恰如開始收網的漁夫,把逃遁的海盜船全部裝進了東地中海。緊接著,北至愛琴海,南至埃及,東至敘利亞、巴勒斯坦的海盜根據地全部落入羅馬軍之手。不斷收緊的大網包圍了小亞細亞南部的西裏西亞。

從戰線轉移到東地中海開始,到摧毀海盜們的大本營西裏西亞,耗時49天。龐培在地中海全部海域實現羅馬強權下的和平,一共隻用了89天。

在肅清海盜的戰鬥中,共繳獲海盜船400艘,燒毀擊沉1300艘,海盜設在根據地的造船廠、要塞全部破壞燒毀,超過1萬名海盜被擊斃,俘虜了2萬多名海盜。被海盜劫持綁架的人們全部恢複了自由。這一年即公元前67年初夏,地中海的航行完全回複了正常的安全狀態,意大利的小麥進口也恢複到原本的數量。

龐培的聲譽在羅馬急劇上升是可以預料到的。在希臘,被海盜襲擊神廟、掠奪城市鬧得近乎絕望的希臘人,更是把龐培當做神來稱頌。龐培被授予的“絕對指揮權”有3年的行使期限,而他僅僅用了3個月就出色地完成了肅清海盜的目標。如果他忠實於“元老院體製”,就應該凱旋羅馬後,交回“絕對指揮權”。公元前5世紀的辛辛納圖斯曾被任命為6個月期限的獨裁官,他在15天的時間裏打敗敵人後,立即交回了獨裁官的“絕對指揮權”,回到自己原來的“晴耕雨讀”的生活中。假如他不那樣做,由少數優秀分子組成的元老院主導的共和政體就不能堅持下來。

但是,39歲的龐培不那樣做,而且時代也不要求他那麼做。可能又是身在西裏西亞的龐培的授意,身在羅馬的護民官加皮亞阿斯再次向公民大會提出議案:解除中東、近東戰線最高責任者盧庫魯斯的職務,選舉龐培接任。如果龐培接任盧庫魯斯職務被公民大會通過,還要根據戰事的需要延長授予龐培的“絕對指揮權”,直至徹底消滅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

這個提案還是遭到了元老院多數議員的反對,反對的理由與當初他們反對肅清海盜提案的理由相同。讚成的元老院議員還是西塞羅和愷撒。而公民大會以35個選區全部投讚成票的結果,通過了加皮亞阿斯的提案。對盧庫魯斯在小亞細亞強製推行的金融改革不滿的“騎士階級”,這次完全站到平民階級一邊,投了讚成票。與上次一樣,元老院還是既孤立,又無力阻止。

從西裏西亞棄舟登岸,沿小亞細亞向黑海方向北上,途中的內陸地區是卡帕多西亞,卡帕多西亞西鄰,有個被稱為卡拉迪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