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山,隱於綿延十萬大山中,終年雲霧遮蔽而全貌不可見。方圓八百餘裏,高險幽深,飛雲蕩霧。自古便是賢人隱士寄情山水,問道求仙之所。山中隱有一觀,號衝虛。山門處有石壁,高八丈,上書“伏羲傳道到如今,窮理盡性至於命”十四個鎏金大字。衝虛觀盛極於明清之際,後經百年動蕩,如今科技昌隆,香火卻依舊鼎盛。隻是世人不知,這衝虛觀有內外之分,外觀稱前院接待遊客,供奉香火。內觀稱總院卻不為世俗之人所知曉,晨鍾暮鼓隱於山林深處。
總院夥房
“第一手,天元。”茅草支起的屋蓬下,喜樂抱著約有他大半身高的湯勺憤憤地攪拌著大鐵鍋中白菜燉豆腐,小臉被柴火熏得一塌糊塗。湯勺似金非金,似木非木,不知來曆隻知是喜樂唯一的家當。灶台柴堆邊,一個邋遢老道蹲在地上擺著棋盤,手裏攥著油乎乎的雞腿狠狠咬了一口,衝著喜樂笑道,“小子贏了老道,便賞你個雞腿如何?”
“呸,小爺會稀罕?”喜樂暗暗吞了吞口水,咬牙切齒地晃了晃手中的湯勺。
“小子無知,多少顯貴求著要和道爺交手,就你小子不知福。”那道士一邊與喜樂對弈一邊笑罵道。
“臭棋簍子還好意思顯擺。第四十八手,6十一路。”喜樂撇撇嘴,照看著灶台上大鍋,不時添柴加水的,隻口中叨叨不停。“一把年紀還老不知羞到處蹭吃蹭喝,留著徒子徒孫清湯寡水過活,有你這麼當師傅的嗎,哼哼。”
那道士被徒弟說教卻是絲毫不以為意,笑道:“崆峒真人廣成子,千二百歲而行未衰,道爺已然洞微,紅塵俗物皆是元氣,棄濁揚清,小子境界不夠啊。”
“誰讓你每次下山都不帶我,多曆練幾次境界不就夠了。”喜樂瞄了一眼棋盤漫不經心地說道“2三路”
“到紅塵中走一遭也不是不可以,怕隻怕你道心不堅,到時候舍不得那俗世的**,甘願**。”
聽著師傅口氣鬆動,喜樂眼中熠熠泛著神采,“那師傅是同意我下山嘍,什麼時候,要不要我現在就去收拾行李。”
“贏了老道就一切好說,哈哈,斬你大龍”那老道緊盯著棋盤,趕緊落下一子然後得意地大笑起來。喜樂著急忙慌地道“剛才那子算不得真,我沒看清,不算不算”
“輸了就想耍賴,你個小賴皮”老道士吹胡子瞪眼氣急敗壞地看著把棋盤攪得一團糟的喜樂。
“跟個小孩較真,你個老不羞”喜樂毫不客氣地頂回去,不過想著下山,又有些泄氣地討饒道“師傅,我在山中呆了十幾年了,花花草草都嫌我礙眼,不如就揮揮手將我打發了不是更好。”
“臭小子,心役他事而慮散,你能成什麼事,不過棋道正而不譎,倒不是無藥可救”老道捋捋胡須,笑道“隻是時機未到啊,這趟下山確有要事要辦,一切等回來再說,走也走也”說罷,將手上的油花在道袍上蹭個幹淨,飄然而去。
“師傅好沒道理,自己逍遙去了,留我們幾個吃糠咽菜。”喜樂對踱步而來的二師兄抱怨道。
“師傅他老人家一舉一動自有深意,不可私下妄論是非。”二師兄弘道精研道經,清心寡欲最與大道相近,性情溫潤,喜樂最喜歡與他親近,對二師兄的話喜樂不以為意“有深意才怪,整天裝神弄鬼的。上次無極觀拜山,師傅雲裏霧裏亂扯一通,侃的那觀主不知三清為何,整個一大忽悠。”
“少貧,趕緊給你幾個師兄送飯,說來他們閉關也有好些日子了,大師兄入世雲遊,院裏冷冷清清的”
“誰讓師傅不給總院添人,你看前院天天多熱鬧,有的吃有得玩。”喜樂一想師傅不在,又來了勁“柴米快用完了,我去前院叫他們送些”不等二師兄答話,背上他的湯勺抬腿就走。
“山上路滑,走慢點”二師兄無奈地搖搖頭提了食盒轉身進了觀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