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要離開的前一晚,郭子章才談到了播州的事。
“既是自家弟兄,為兄的就隻有推心置腹了,”郭子章舉起酒碗說:“現在楊應龍謀反,朝廷正要滅了他。”
“哦!”安疆臣有些驚愕,不過一提楊應龍他就咬牙切齒:“這個挨千刀的,幾個月前在偏橋,他殺了我十幾個子民。”
“有這事?”郭子章問:“後來怎麼解決了?”
“我與我的兄弟安堯臣,還有我的舅哥奢世續正要前往問罪,這家夥這次還老實,叫手下來告罪了,送來了一千兩黃金,還答應割給我泮水,長崗兩個地方。”
“給你地方不過是托詞,他怕朝廷發兵進剿,想讓你做外援,兄弟不要走錯了路啊,那可是車裂的罪名。”
“兄長放心,我懂得分寸。”
“這次就是他覆滅的時間了,我想保舉你和奢世續,安堯臣等,為朝廷立功,為兄保證你不失封侯之位,又報了你的仇,如何?”
安疆臣有些憂慮的樣子,不過他很快便下了決定:“全憑兄長調遣。”
二人又飲了幾碗酒。郭子章吩咐:叫暗暗準備兵馬,要各路兵馬部署好了,才能以令而行,一戰而定。安疆臣一一答應。
話分兩頭,且說李化龍從重慶出發去四川,臨行前吩咐守將萬鏊小心設防,還說如果楊應龍來了書信,且不要接,要楊應龍的使者親自送到四川去。
李化龍到四川的那天,時間已到了五月二十八日。夜不成寐,即向朝廷奏疏:一要朝廷減免川黔兩地的賦稅,做好民心準備,二要兵部催促各路兵馬,急赴川黔。特別申明四川將領多年對楊應龍隱忍慣了,現在個個畏敵如虎,唯有急調東征哱拜取勝了的劉挺、麻貴、陳璘,董一元回來,才堪大用。
第二日一早,李化龍覺得心裏很是不安,總覺得哪裏出了點事故。臨近中午果然有人報告了楊應龍攻進黔江,黔江守將房嘉寵戰死的消息,心想自己的緩兵之計還未實施,敵人卻已經有所行動,好生煩惱。李化龍於是要了一頂轎子,出了成都城,勁往武侯祠來。
說是武侯祠,門上書寫的卻是“漢忠烈廟”幾個大字,原來這是一座君臣合祭的廟宇。赤日炎炎下是一片蒼鬆翠柏,大殿就掩映在橫柯交錯的濃蔭中,蟬鳴聲此起彼伏,好一片祥和的景致。李化龍在忠烈廟劉備的燒了香,又來到隔壁的武侯祠裏諸葛武侯墓前,莊重地下跪,焚香,叩首。看著這邊武侯腳下的香火,要比劉先主那邊旺盛許多,李化龍忽然記起了杜工部的《蜀相》一詩來,於是自我感懷,當晚回來,就寫下了一首七言律詩:
拜諸葛武侯墓
江流斜帶定軍山,丞相英靈在此間。
漢業欲終應有恨,國仇未滅敢言還。
墳埋劍履風雲起,殿鎖鬆楸日月閑。
正是萬方多難日,為公咕酒淚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