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李巡撫八麵圍敵
楊土酋兩路進兵
且說楊應龍幾個月一直按兵不動,隻與李化龍書信往來。對方一直暗示他投降,於是上疏朝廷請求招安,心想花上三四萬兩黃金,他還像以往幾次一樣依舊做他的土皇帝。
天氣慢慢地由炎熱變得寒冷,屈指到了十月,楊應龍終於接到了李化龍的信函。拆開信來,他的臉一下子變得煞白,繼而由白轉青,一下子怒不可遏地把信撕得粉碎。手下都被他嚇呆了。
信的內容是這樣的:除楊應龍、楊兆龍、楊國棟、楊珠四人最大惡極隻能一死外,朝廷接受其餘將領投降。
“奶奶的李化龍,給老子玩緩兵計,”楊應龍當即傳令,“派出快馬,四路探聽這狗官的部署。”
兩天後,楊應龍招齊了各路將領,聽探馬回話:李化龍已安排了八路人馬,總共兵馬二十四萬,對播州形成了合圍。川軍分作四路:第一路住黔江,總兵劉挺,副將麻貴、董一元,張文耀為監軍;第二路住南川,總兵馬孔英,副將周國柱、冉禦龍,徐仲侍衛監軍;第三路住合江,總兵吳廣,副將徐世威,劉一湘為監軍;第四路住永寧,吳廣的副將曹希彬帶領,吳文傑、奢世續隸屬,吏旌賢為監軍。李化龍坐鎮重慶中軍,帥部下作機動策應。貴州兵分三路:第一路住洪關,總兵童元鎮,副將安堯臣,張成義為監軍;第二路祝沙溪,總兵朱鶴齡,副將安疆臣,張銀秋為監軍;第三路住興隆,總兵李應祥,副將彭元瑞。巡撫郭子章坐鎮貴陽,策應各路兵馬。湖廣軍一路分著兩翼:其一翼住白泥,總兵陳璘,副將彭養正;另一翼副將陳良玭受陳璘指揮,領牙將單宜住龍泉,以胡桂芳,魏養蒙為監軍。巡撫支可大移住沅江策應。
部下聽完軍情,一個個麵麵相覷。楊應龍倒是不慌,他要大家別怕。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於是當即傳令:自己與楊兆龍屯兵官垻,做出攻擊四川的樣子,一麵聲西擊東,叫楊珠出奇兵燒毀楚黔之間的道路東坡爛橋,造成湖廣兵給養中斷,讓他內部恐慌,然後叫楊國棟攻擊湖廣兵駐地白泥和龍泉。”
“我們破敵的原則是撿弱的打,大量殺傷敵人後再對付劉挺的軍隊,那家夥才是我們真正的勁敵。”
劉挺在江,聽部下來報說楊應龍要攻擊四川,他一邊吩咐嚴密防守,說是這個苗子有時不會按規矩出牌,一麵叫快馬報與李化龍,要貴州、湖廣方麵小心。
防守爛橋的湖廣牙將陳良瓊是陳良玭的弟弟,那天他帶著兩百多人在爛橋湖廣那一邊的橋頭守衛,遠遠看到貴州這邊的橋頭有一行人,本地九股苗民的打扮,五六輛牛車,車上裝的全是本地上山的斑茅草,他知道這個季節這是當地人割斑茅草蓋房的時候,也沒有在意。在橋頭堡裏烤火的士兵走出來了兩個,也隻是用槍尖捅捅茅草,就隨便放行。等到對麵的人駕著牛車慢慢悠悠的搖了過來,他才發覺有些不對勁:每一輛牛車上都有一股水流汩汩的流淌。陳良瓊遠遠看到那股水流呈一條線,亮亮的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