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讀者對文中所列出的古代名劍的解析提出質疑,特此解釋之:
最近,大部分質疑集中在以下幾點:
1:純鈞劍是否為歐冶子所鑄?
純鈞劍又稱純鉤,確實為歐冶子所鑄,此點無需置疑。
2:莫邪劍究竟是歐冶子本人所鑄,還是幹將所著,幹將與歐冶子究竟是
什麼關係?
莫邪劍也作“鏌邪”、“鏌鋣”、“莫鋣”。
《吳地記·院門》載:吳王闔閭使幹將鑄劍,鐵汁不流。幹將妻莫邪
問該如何辦,幹將說:從前先師歐冶子鑄劍時,曾以女子配爐神,即得。莫邪
聞言即投身爐中,鐵汁出,鑄成二劍。雄劍叫“幹將”,雌劍叫“莫邪”。一
說莫邪斷發剪爪.投於爐中,而後劍成。
從上麵的記載不難看出,幹將是歐冶子的徒弟這是不容置疑的,而莫邪確
實是歐冶子的女兒這也沒錯,所以本人得出推斷,幹將是歐冶子的女婿兼徒弟
。
其次,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莫邪劍其實是歐冶子本人所鑄,隻不過用女兒
莫邪的名字命名而已。
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雖然第一種說法是古書的記載,莫邪跳到火裏
真的能成一把劍麼?我看未必…
所以說,這兩種說法,都有可信的一麵…
3:“三長兩短”這句成語,究竟是來源於棺木還是歐冶子所鑄的“三長
兩短”五把劍?
兩種說法都有。
源頭之說(1):《禮記·檀弓上》有如下記載:“棺束,縮二,衡
三;衽,每束一。”
用現代話作一簡要複述:古時棺木不用釘子,用皮條把棺材底與蓋捆合在
一起。橫的方向捆三道,縱的方向捆兩道。橫的方向木板長,縱的方向木板短
,“三長兩短”即源於此。
源頭之說(2):戰國時期越國著名劍師歐冶子所著三長兩短五把利劍,
鋒利無比,一般人遭遇到這五把劍就有性命之憂,所以後世把各種危機人生命
的風險稱為三長兩短。
4:有的網友指出,巨闕、湛瀘甚至幹將莫邪,都是一鑄3000把的量產貨
?
這個純屬無稽之談。
且不說這四把劍都做3000把,就算把其中任意一把鑄出3000把,都夠歐冶
子忙活到97香港回歸的,再者。有3000把存貨的量產劍,也絕不會千古留名,
據說王麻子菜刀,一個月的產量也隻有一萬把。
湛瀘劍跟AK47不一樣,古代有名有號的寶劍都是價值連城,僅此一把,鑄
劍大師一生中是不會將同一把劍打兩次的。
在此聲明,這不是一本學術書籍,是一本小說,關於一些史實性的內容也
隻是參考其它文獻而已,關於中國古代名劍的說法有很多,誰也沒見過歐冶子
本人,所以即使是《淮南子》或《夢溪筆談》的記載,也不能說100%的準確,
我不是這方麵的專家,所以有時候有所疏漏,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希望大家
不要因為這些疏漏就對我冷嘲熱諷,寫書不容易,要麵麵俱到就更不易,希望
大家多包含,大力金剛掌在這裏拜謝了。
在這裏將我找到的資料都貼給大家,如果對古代兵器再有疑問,這裏應該
比較詳細。
中國曆代名刀、名劍錄:
萬仞:
古代名劍。郭於章《劍記》:“西晉寮有旌陽令許遜者,得道於豫章山,
江中有蛟為患,旌陽沒水投劍斬之,後不知所在,項漁人網得一石匣,鳴擊之
聲數十裏,唐朝道王為洪州否刺史,破之得劍一雙,視其銘,一有許旌陽字,
一有萬仞字。”
龍劍:
古代名劍。劉禹錫《武陵觀火》:“晉庫走龍劍,吳室蕩燕雛。”柳宗元
《聞歌》詩曰:“翠帷雙卷出頃城,龍劍破匣雙月明。”
照膽:
古代劍名。南朝.梁.陶弘景《刀劍錄》載:“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
歲次午鑄一劍,長三尺,銘曰‘照膽’,古文篆書。”
金劍:
古劍的一種。《刀劍錄》:“章帝建初八年,鑄金劍令投於伊水中,以壓
人膝之怪。”
王氏劍:
古代名劍。《五代史.馮暉傳》:“吾聞王氏劍,天下利器也。”
大劍:
古代劍名。《五代史.史弘肇傳》:“周太祖出鎮魏州,弘肇議帶樞密以
行,蘇逢吉場鄰以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會飲竇貞固第,弘肇曰:‘安朝庭
定禍亂,直須長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
大梁氏劍:
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命陶弘景所造神劍13口,稱大梁氏劍。《劍記》:
“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劍十三口,以象閏月。”又引《水經注》:“梁國多沼
,時池中出神劍,至令其民像而作之,號大梁氏劍。”
隋刃:
亦名浪劍。劍身用毒藥煉鑄,傷人即死。《新唐書.南詔傳》:“隋刃,
鑄時以毒藥並冶,取迎曜如星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馬血,以金犀飾鐔首,傷
人即死。浪人所鑄故亦名浪劍。”(注:浪人,指行蹤不定之人)。
浪人劍:
古代名劍。為浪人(行蹤無定者)所鑄。《會要》:“貞觀元十年九月辛卯
,南詔獻鋒槊、浪人劍。”亦名“浪劍”。
玉柄龍:
古代名劍。《事物異名錄.武器.劍》:“汾陽王(郭子儀)誕日,裨將以父
所寶玉柄龍奉之。”
青龍劍:
唐代名劍。唐.殷成式《酉陽雜俎》:“唐開元中,河西騎將宋青春每陣
,常運劍大呼,……吐蕃曰:‘嚐見青龍突陣而來,兵刃所及,若叩銅鐵,謂
為神助將軍也。”
疥癆賓:
古代劍名。《唐書.顧彥輝傳》:“養子瑤,尤親信,彥輝以所佩劍號疥
癆賓佩之。”
青霜:
古代名劍。此劍之劍光青凜若霜雪,故名。唐.王勃《騰王閣序》:“紫
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鴉九劍:
唐代鑄劍師張鴉九所造之劍。唐.白居易《鴉九劍》詩:“歐治子死千年
後,精靈暗授張鴉九,鴉九鑄劍吳山中,天與日時神借功。”
靈寶劍:
古代名劍。宋.沈括《夢溪筆談》:“錢塘聞人紹,一劍削十大釘皆截,
劍無纖跡;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鏘有聲,複直如弦。古之所謂靈寶劍也。”
裴旻劍:
古代利劍。宋.文同:“交柯揮電裴旻劍,亂蔓漓張曉笑。”
鞘劍:
古代劍名。《元史.何實傳》:“實來歸,大將木華黎與論兵事,奇變百
出。遂引見太祖,獻軍民之數帝大悅,賜鞘劍。命從木華黎選棄前鋒。”
破山劍:
古代劍。《珊瑚鉤詩話》:“有農夫耕地得劍,磨洗適市,值賈胡售以百
千,未可,至百萬,約來日取之。夜歸語妻子,此何異而價至。是庭中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