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 2)

晚上大夥聚在王曉磊家開會,由劉世洋主持,還是討論“窮則思變”的問題,王曉磊整出家裏所有的凳子,在院子裏擺成一圈,大夥兒一邊乘涼一邊各抒己見。

劉世洋說:“要發展經濟,多向其他地方學學,搞搞旅遊,或者搞搞農產品,走品牌戰略。”

王曉磊反對,他說村子太偏僻,離城太遠,來回要花不少時間和車費,沒人願意來。他說這村子注定是窮的。

“隻要把品牌打響了,不愁沒人來,即使沒人進來,我們也可以出去。”劉世洋道。

於是眾人又開始討論村裏有什麼產品是可以打品牌戰略的。

葉修坐在一邊安靜地聽大夥討論,劉世洋低聲問他:“你有什麼意見?”

葉修道:“你說的挺好。”

劉世洋咧嘴想笑,正要謙虛兩句,又聽葉修接著說:“跟領導們說得一模一樣。”

劉世洋的笑容頓時僵在臉上,葉修解釋道:“你別誤會,我不是說你吹,我是說你很有領導的架勢,有前途。”

“是嗎?”劉世洋勉強笑了笑,這是葉修對他說的最長的一句話,沒想到竟然這麼尖酸刻薄,立刻掉轉腦袋加入到其他人的討論中去。

眾人討論得如火如荼,提出一個設想又推翻一個設想,正在糾纏難解的時候,不知道誰忽然點了葉修的名字,問他有什麼意見,葉修隻說不知道。

劉世洋道:“他不知道,你們就別勉強他了。”

眾人看看劉世洋,又看看葉修,有些敏感的女孩子察覺出這兩個人之間好像有點問題。

葉修沉默了一會兒道:“如果你們有人願意,大學畢業後可以到這裏當老師。”

“當然這也是一個辦法,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劉世洋道,“根本的問題是錢。我們要討論如何讓這個地方的經濟得到質的發展。”

於是話題又圍繞引進資金展開,討論了很久大夥也沒討論出什麼結果來,散了會各自回家。

月已中天,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照得山林一片銀白。大概是因為山勢高或者燈火疏的緣故,山上的月光要比城市裏亮得多,連手電筒都不用打,路麵看得清清楚楚。

葉修沒有方向感,一切全靠王曉軍,王曉軍往東他就往東,王曉軍往西他就往西。夜晚山林特別安靜,一點點聲音可以傳得很遠,王曉軍為了熱絡氣氛,一路上不斷與葉修說著話,走到河邊,河水聲嘩啦啦響著,王曉軍指著河上的木橋對葉修說:“我小時候有天也是晚上,在那橋上看到過那東西。”

葉修問道:“什麼東西?”

“白色的一團,身上還流著幾道血,就站在橋頭。”王曉軍說話聲慘慘的,滲人得慌,轉過頭映著月光朝葉修詭異地笑著。

葉修拍上他的肩膀,指著前麵問道:“是不是現在橋頭上站的那個。”

王曉軍頓時停下腳步,不敢回頭:“你別嚇我啊。”

葉修歎了口氣搖搖頭:“你這麼不驚嚇,也想來嚇我。”

王曉軍立刻轉過頭,雄赳赳氣昂昂說道:“誰怕呀,跟我來。”

葉修便亦步亦趨地跟在王曉軍身後回家,剛到門口,大概是因為氣味陌生,竟把兩隻狗吵了起來,跑到後門朝他吠個不停,王曉軍照舊一邊一下把狗轟走,把葉修請進來,歉意地笑道:“待兩天它們就跟你熟了。”

葉修隻笑著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