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春期的詩》女生卷作者簡介(2 / 2)

陳彤彤

生於1992年4月。以往的自我介紹都要誇得天花亂墜,這次大可坦然一點。我想引用我寫過的一句話:“我是俗人,惡俗至極,自然要過一種普適性的生活,自然要說一些隔靴搔癢的話……”我認為這不是一件壞事吧。

至於那個二等獎,放在角落裏說說就好,拿出來都覺得手軟。但是,至少可以證明我真心熱愛過文學,不至於在文化人麵前汗顏,僅此而已。

柴夢婕

低調的寫字者。

何璿

上海市第二屆十大校園寫手“新銳寫手”稱號,“特萊米雅杯”第十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入圍獎,“99久久杯”第十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第八屆滬、港、澳、新四地中學生閱讀征文暨2007世界華人中學生閱讀征文大賽優秀獎。目前就讀於上海市複旦大學附屬中學。

胡月明

普通女子,在新概念進行到第十一年的時候跑到上海拿了個二等獎的證書回來,不是個風花雪月的人,小時侯很傻,稍微成長後開始裝傻,隻會用最普通的廢話書寫現實,愛好千奇百怪,並且無比矛盾的活著,基本我行我素,經常發發神經,活著就挺好。

金遠晴

所謂的90後,堅信自己前世是一條魚,而盼望來世可以做一株樸實的綠色植物,堅持認為“偏執”是一個褒義詞,目前正為考上某名牌大學積極而努力地奮鬥著。

靳星

女,第十、十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愛笑,並且笑容甜美狡黠。有時很小女孩脾性,有時也豪爽大氣。沒有最擅長的事,但是愛好廣泛,崇尚精神物質生活兩手抓。喜歡看書,寫文章,逛街,聽音樂,吃東西,計算機等。向往做各種宗教研究,也在努力地多做一點事。敢於麵對內心最灰暗的地方,並且努力將其拔除。

李曉琳

筆名艾童,1990年生於山東。9歲在某作文選發表第一篇鉛字後,即被父輩認為具有文字方麵的異稟,寄予厚望。無奈她野心不大,叛逆心卻極強,十幾年一直在擁簇的小路上栽植自己的夢想,惶恐地躲避著風頭。她就這樣長成了一個沉默內斂的姑娘,因思想古怪而不被理解,因生活虛瑣而深感痛苦。蹉跎至今,她希望自己可以重新與文字相遇,吟詠生活、書寫自己也直麵命運。

馬璐瑤

筆名北轍,1992年出生。為文宗旨:以心為文,筆隨心願。

梅馨月

曾獲第十一屆新概念二等獎。對於文字,寫作始終是追逐的夢想,曾在《萌芽》發過短小散文。熱愛旅行,人生目標之一是獨自環球旅行。曾經想成為導演,現在隻求做個有好電影可看的老百姓。“關注民生”雖然是看起來飄渺的化石問題,但也是個人認為當代青年作家們應該關注的。離寫作人還極其遙遠,但是相信隻要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夢想就不會一直是夢和想。

倪慧敏

1991年生於浙江金華,第十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

李穩穩

會在一些偶爾的夜晚,興奮地難以名狀,心裏有癲狂的衝動,想要做熱鬧不羈的事情。是安靜冷淡的人,但有深埋的熱情,在彼岸,在光影裏。想要快樂,能熱烈地去接納人和事物,而這於我不是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