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穩穩
流星劃過天空
在有些時候,厭學的感覺很強烈。
看完《末路狂花》那個晚上,就是這樣的時刻。
傷心而絕望地哭泣,呼吸困難。洗完臉後,心情還是不能平複,遂仿效魏晉人士嘯吟數聲。但功力未到,非但不似那個誰以聲之戚哀擊退敵軍,還在次日飽受左鄰右舍之白眼。
當初要看《末路狂花》是衝著我們家皮特去的,這部片子,是他的分水嶺。雖然我花癡,但看到傳說中的腹肌時也並不感冒。他在《大河戀》裏有最陽光年少的笑容,可更多時候年長的他才擁有歲月磨潤出來的,“男人力量,和男孩氣質”。
後來,帶給我震撼的,是影片本身。
無聊的時候會想,為什麼我們要進學校,其實是不由自主的,卻被認為是合情合理,天經地義,從來沒有人問過我們願不願意進。當然,這種教育連人看好書的自由也要限製,更不會給你選擇的權利。換一種眼光去看,會發現這些習慣和規則,都是荒謬的,我的價值體係便是這樣轟然倒塌,卻又沒有在廢墟中重建的能力。
皮特飾演的小混混稚氣頑皮地向賽爾瑪表演自己搶劫商店的過程,並和她一夜纏綿後,偷走了她櫃子裏的巨款。賽爾瑪和路易斯在逃避警方的追捕奔赴墨西哥,沒有了這筆錢便陷入窮途。
賽爾瑪走進了商店,活學活用地進行搶劫,說著優雅的台詞:“早安,這是打劫……看誰會贏得最佳冷靜獎……這故事對朋友說會很精彩的,否則你會在停屍房,由你決定吧……”在這個假期之前,她是一個溫順而神經質的家庭主婦,對丈夫言聽計從,吃一塊巧克力也能打開冰箱分三次來吃。搶完後,她高聲歡呼,大笑著仰頭喝啤酒。金色的陽光和風觸摸著她的金發。她說這是野性的呼喚。
藍灰色的雷鳥風馳電掣。
長久壓抑的她,比起路易斯,更輕易爆發出本性的不羈,原始的逾矩的快樂。我被打動了,並且懷疑是不是每個人心底都有這樣的渴望。她們的生活從單一走向刺激紛呈。
美國的州際公路蒼涼微寒,激發人們在路上的欲望。廣闊的平原,幹淨荒蕪的車道,天際皚皚的低沉的雲。感受到樸素的快樂。她們的雷鳥在一群牛馬中緩慢穿行,揚起漫天的紅色塵土,她們享受這次旅行。我看到了瞬間的幸福,純粹而安詳的。一路的逃亡,將州警關進了車子的後備箱,將猥褻的司機的車子燒毀,有對強權表麵的勝利,有歇斯底裏的狂燥,有軟弱和堅強,也有焦悶和從容。隻有這一刻,是明朗淡遠的喜悅。
其實剛開始隻是一次簡單的假期,賽爾瑪走進路邊的酒吧,和一個男人跳貼麵舞,天真而風情奕奕。酒醉後被男人帶到了停車場,試圖強暴。幸而路易斯及時趕到,一槍命中要害。曾經在德州有過類似經曆而沒受到法律公正對待的她,不再相信社會強權。更何況適才賽爾瑪和他在酒吧裏那麼親密,沒有人會相信她是不願意的。
一槍改變了她們的旅程,以及人生。
影片曆來被說成女權主義,這方麵的主題表現也有時流於刻意,而那個代表男權社會溫和一麵的警官也顯得虛偽和拙劣。
我更願意將它進一步放大,不僅僅是女人,而是每個作為個體的人麵對社會強權,都顯得無力而悲劇。它給我們保護,也壓製我們。
她們最後被圍捕,微笑堅定地飛車躍入懸崖。這樣的反抗,充滿力量和尊嚴。也許無法對抗強權,但駕馭自己的心,行使自由意誌。
淚下,卻不哀傷。絢爛的死要比平庸的生好。她們有這樣的假期,是不幸嗎?
一生的時光,昏黃漫長。值得銘記的,隻有那麼些片段。
多少人汲汲於生,渡過沉悶的年年歲歲。
而那些如流星般短暫而美麗的生命,攜帶著我的眷戀,遙立彼岸。
周六
星期六,下午灰蒙的天,有溫的太陽,又像有一層霧。並不讓人陰鬱,反而安定,無所事事,心裏久久懶淡。想著老媽去逛街了,很羨慕。騎車過商業街,看熙攘的人群,會覺得那麼世俗,那麼熱鬧,是最真切的生活。而我們是被排除之外的。
到了學校,那棵很大的銀杏,密密的金黃葉子,有幹淨溫美的意蘊。三三兩兩的學生坐在樹下看報紙,曬太陽。就這樣,這情景讓我想起霍格沃茨,那裏的陽光和風,三人組和那些午後。覺得很校園。
坐在窗邊的位置上,向外望去。走廊裏他的身影掠過,心裏還是起了微微的波瀾。無意間想起肖邦也曾站在窗前,向外看到喬治·桑對他點頭笑,一邊和傭農討論播種和耕種。那時候玫瑰是整片地盛開,陽光是金黃的薰香。盛夏的山莊,美好的季節。那一刻,讓他熱淚盈眶。這個簡單的場景,亦讓我無法忘懷。刹間的,直指人心的幸福。胡蘭成那句曼麗的,似他賣弄才氣,卻不要做到的婚約,她給了他。現世安穩,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