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有些時候(1)(2 / 2)

沒有看過喬治·桑的書,但喜歡她,強大的人,具有波西米亞血液的浪漫和不拘常規,凜冽而不顧流言,但同時具備溫柔,迷戀愛情。迷戀,卻又決絕。她在威尼斯病倒的時候,繆塞扔下她去尋花問柳,然後還告訴她他並不愛她。後來回到巴黎,他又後悔,寫下《一個世紀兒的懺悔》。裏麵的句子讓桑痛哭,她寫信告訴他,已原諒他,但永不相見。後來他在劇場門口見到她。笑靨漪漪,風吹衣衫。隻是她的眼睛,一直望向別處。是的,她說過的,永不相見。

喜歡她那樣在風中的樣子,善良溫厚,又決絕。

周六下午的課,總是難聽進去,偷偷摸摸地看了電影。《大象》,衝著導演看的一部片子。

從沒看過這麼悶的片子。戛納金棕櫚和最佳導演雙項獎,讓我半腫到最後,比我們老師的催眠效果還好。那麼多人物,長鏡頭跟著他們不斷地走,默無聲息地穿過操場﹑走廊﹑教室。最後一場槍殺。

更像紀錄片,但風格一如《私人的愛達荷》,天空美到不可言喻,細節沉膩,帶著導演令人喜愛的特質。隻是我也許不喜歡告訴我們平庸現實的殘酷的電影。

安靜,抬起頭來,看見的同時似乎才聽見老師有規律的高聲解題,這聲音令我恍惚,心不在焉地久久盯住黑板的一塊地方。太陽透過四格窗,在上麵打下昏黃的光影,筆塵紛飛。整個世界在它的周圍摒退,靜無聲息。細小的塵埃幻化出無限的圖案。心裏慢慢升騰起淡然,該死的作業又怎麼樣呢,數學成績又怎麼樣呢,高考又怎麼樣呢,又不會死的,沒有太重要。生活還是繼續的,可以沉默對人,也可以手舞足蹈,要安定快樂,沒有什麼是需要耿耿於懷的。

陽光褪去,回過神來繼續頹廢。看廿世佳的文字,把什麼安定﹑喜悅的感覺都看跑了。他的話,令我清醒地麵對那種困境。我們對這種教育製度很不適應,但找不到其他路途,強迫高三的自己埋進題海,疲憊憂傷,想一想這種日子都覺得自己可憐。不僅僅是所謂的艱苦,是不願妥協又不得不妥協,是無法做自己喜歡的事。每個星期天放半天假,看電影,卻不安穩。走去倒茶,疑惑哪天才可以安適地看,看上幾天幾夜,毫無所憂,不用汲汲於沒用的練習。是啊,我很懶散的,喜歡慢悠悠﹑凝固的時光。

這樣的反感體製,敏感,過於執拗,但並不認為這樣不好,起碼是在過經受考察的生活。

周六,往往很難收拾心情,就讓自己看著老師把高考天數的日曆又撕下來一張。

四節晚自修下課,看到一對男女走在一起,很多次了。喜歡女孩子的容顏神色,和素色溫和的穿著。覺得高中的戀愛,青春美好。他們可以在放學時一起光明地走在校園,讓我感歎中國進步了好多。記得自己有一段時間是思念過他的,看他空間裏說清明要回鄉下,就會想象他一個人登上回鄉的客車,用耳機裏喧雜的音樂掩蓋人群的嘈雜,該是怎樣落拓的心境,奔赴杏花村。

想他在幹什麼,想他和那些人在一起的樣子,想要了解。

開心,隱隱甜蜜。隻是。

現在很少想起了,那些感情都沉澱下來,可以以回憶的姿態去緩緩說起。

我想著的隻是家裏藍白相間的床單,和一晚上質樸的睡眠而已。

然後,早晨6點鍾起來。

愛在遙遠的附近

記不太清看過哪些愛情片。

在那一段內心灼灼的日子裏,對《藍色大門》這樣幽暖清涼的片子有莫明的興奮和癡迷。那些青澀的愛情,人物,場景和心情,在我看來都是心起漣漪,都是好的。

但那是一段短暫的時光。

更多的時候,便是沒有經曆,就不懂愛情。看《純真年代》、《情人》都是不痛的,根本不懂他們曲折心腸裏的隱忍和張揚,淡遠和毀滅。

常常想會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想起這些影片裏的片斷,潸然淚下,在懂得之後。那是將來的事。

但也偶爾被一些愛情片捕獲,在那個時候留下淚來。

《麵紗》。她裝容繁華。有意地,眼波流轉。

他是否隻愛上了她如此美好的容顏。直白倉促的求婚。吉蒂本來是不會同意的,隻是被母親的那一番話刺到。答應他,一起遠赴戰亂的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

他是那麼嚴肅寡言的人,一個沉斂的科學家。她說”好大的雨”,他不作聲。她說”我說好大的雨,聽到了嗎”,他說聽到了。那你應該應一聲啊。除非有必要我不講話。她心裏有一些東西慢慢沉落了,這完全不是她渴望的愛情和生活。她是那麼生機勃勃,充滿對生活的激情。卻深陷寂寞。

當另一個風流浪漫的男人出現,她便以為那是愛情了,不顧一切地撲上去。抓住心裏的光亮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