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袁軍已經進入營帳,李海峰(荀攸)的貼身眾護衛與袁軍在營帳內外混戰,掩護李海峰(荀攸)撤離,雙方戰成一團。
韓浩獨領李海峰(荀攸)躲於營帳後馬廄裏,袁軍發現,尾隨前來。韓浩素有神箭手之稱,箭無虛發,射倒袁軍十餘人。但袁軍源源而來,韓浩見袁軍眾多,獨力難支,心生一計,見馬廄中有良馬數十匹,於是悉數解開韁繩,縱鞭趕之,馬匹受驚,嘶鳴著跑出馬廄,正與前來的袁軍迎頭相撞,踩死踩傷袁兵數十人。
袁兵不敢近前,以弓箭遠遠射之,李海峰(荀攸)躲在馬廄拴馬的圓木後,箭皆射在圓木上,韓浩身披重鎧,箭皆嵌在甲上。
敵軍逼近,此時馬廄中已無馬匹,不複用計。
正危急間,幸虧徐晃聽聞史渙報信,遣樂進隨史渙領大隊人馬前來接應。韓浩見接應兵至,愈戰愈勇,砍殺敵軍數十人。
趙方大怒,挺槍來戰韓浩,趙方怎是韓浩對手,隻兩個交手,就被韓浩砍倒。餘眾皆被樂進、史煥殺散。
沮授見事不妙,乘亂逃走。這時見遠處各營寨火光衝天,喊聲大作,各寨兵皆動。
卻說徐晃聞史渙急報,速披掛出帳,提刀上馬,喚親從將校十數人,當道而立。見營寨四下火起,左右兵士來報,大呼道:“喊聲甚急,可前往觀之。”徐晃厲聲斥道:“此是造反之人,故驚軍士耳。如亂者先斬!”
於是軍心方定,袁軍趙睿舊部數十人來襲,徐晃立斬敵於馬前。餘者皆降,作亂方平。
李海峰(荀攸)這次嚇的不輕,這是第一次親身經曆突襲廝殺,以往征戰,都是在後方指揮,離戰場有一定距離,這次親曆死亡威脅,看到身邊血淋淋的場麵,真實後怕。真沒想到沮授會來這一手,若非史渙、韓浩二人,今日必然被袁兵所殺。李海峰(荀攸)暗想,穿越到三國,沒能做成大事,如果被刺客所殺,豈不冤哉?真想不到沮授還來這麼一手,以前看曆史故事,並沒有記載沮授刺殺謀士營一事啊。看來因為自己的穿越,改變了一點曆史,很多事情並不完全是依據以前的曆史發展的,自己還是得小心為好。必須加強謀士營的防衛。
李海峰(荀攸)計點身邊親兵衛隊,幾乎都在這場突襲中喪命,隻有張龍、趙虎、周盛、鄭武等幾個作戰勇猛,武藝出眾的護衛尚存。李海峰(荀攸)深為悲痛惋惜,思索良久,建立了自己獨創的明崗暗哨之法,加強護衛防守,此是後話。
卻說沮授乘亂,於營中盜馬,欲逃歸袁氏,被史渙所擒。
曹操聽聞沮授結連袁軍,意欲加害眾謀士,更是險些殺了軍師李海峰(荀攸),大怒,乃殺之,更是將韓浩調到謀士營,專門負責李海峰(荀攸)的安全。
曹操親自重賞徐晃、史渙、韓浩、樂進等平定袁軍作亂有功三軍,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