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曹操引得勝之兵,陳列於河上,有土人簞食壺漿以迎之。
曹操見父老數人,須發盡白,乃命入帳中賜坐,問之道:“老丈多少年紀?”
答道:“欲近百歲矣。”
曹操說道:“吾軍士驚擾汝鄉,吾甚不安。”
父老道:“桓帝時,有黃星見於楚、宋之分,遼東人殷馗善曉天文,夜宿於此,對老漢等言:黃星見於乾象,正照此間。後五十年,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今以年計之,整整五十年。袁本初重斂於民,民皆怨之。丞相興仁義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戰,破袁紹百萬之眾,正應當時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曹操笑道:“何敢當老丈所言?”
遂取酒食絹帛賜老人而遣之。
時朱建平亦在軍中,夜觀天文,亦對曹操說道:“吾觀北地群星暗淡,中原星空旺氣燦然,吾料主公此次必勝袁紹,料定袁紹必不久人世,丞相必得北地。”
曹操聞言大喜。收攏民心,號令三軍:“如有下鄉殺人家雞犬者,如殺人之罪!”於是軍民震服。操亦心中暗喜。
曹操令人探察冀州虛實。細作回報:“紹臥病在床。袁尚、袁譚、袁熙、高幹皆回本州防守,袁尚守黎陽,袁譚守青州,袁熙守幽州,高幹守並州,緊守城池,準備與曹操打持久戰。”
探聽詳備,眾皆勸操急攻之。
曹操卻說道:“冀州糧食極廣,審配又有機謀,未可急拔。現今禾稼在田,恐廢民業,姑待秋成後取之未晚。”
正議間,忽荀彧有書到,報說:“劉備在汝南得劉辟、龔都數萬之眾。聞丞相提軍出征河北,劉備親自引兵乘虛來攻許昌。丞相可速回軍禦之。”
曹操大驚,欲親自領軍回擊劉備,急忙聚眾人商議。
李海峰(荀攸)此是甚是佩服劉備,怪不得曹操唯獨以劉備為世之英雄,可見曹操絕對不是空口憑說。縱觀天下,現在曹操的對手,如袁紹,如劉表,如孫權,都不如劉備有膽氣和戰略眼光。
是否有英雄的膽略和魄力,
對比一下可知。
現在袁紹實力最強,卻被曹操打的落花流水,是因為袁紹不會用自己的實力。
曹操與袁紹鏖戰,能偷襲曹操背後的,有劉備,劉表和孫權。
先說孫權,雖然有這個實力,或許也有這個膽略,但隔著劉表,鞭長莫及,實現不了。
劉表雖然有這個能力,但他沒有這個魄力,座談客矣。
劉備,隻有劉備,雖然力量不足,但卻有這個膽氣和魄力,率領數萬之兵,偷襲曹操之後。
不能不讓曹操心驚。
曹洪諫曹操道:“丞相即領兵至此,袁紹軍兵已經喪膽,正可一鼓作氣破敵,豈可回軍。”
曹操搖搖頭道:“袁紹無謀,餘兵雖眾,不足慮也,劉備英雄也,此勁敵也,不可輕視,吾需親討之,更兼如果許都有失,雖得冀州,何以存身。”
郭嘉道:“丞相雖然回軍,但此地必須留得力之人。”
曹操見曹洪素有戰心,道:“即留曹洪可也。”
曹洪領命,說道:“袁紹雖敗,其實力尚在,不可小覷,乞丞相留一得力謀士相助。”
曹操思索片刻,想到李海峰(荀攸)上次征討眭固甚是出色,堪能獨擋一麵,於是笑對曹洪說道:“吾料已定,即留公達相助你可也!”
曹操說道這裏,轉向李海峰(荀攸)征求意見道:“公達之意若何?”
李海峰(荀攸)應聲說道:“若丞相五十日內回軍,吾可勝任,五十日之外,吾難任也!”
曹操大笑。
於是留李海峰(荀攸)及曹洪、曹純、史渙、韓浩、屯兵河上,虛張聲勢。降將張郃、高覽,謀士許攸皆留守協助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