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潼關(1 / 2)

從漠北郡到大興城,群山嫋嫋,高原眾多,褶皺鋪伸開來幾乎能再覆蓋一個大乾朝,但其中能依險而居的隻有被老兵部尚書譽為“畿內首險”的潼關。

前朝評天下十大名關,潼關緊隨山海關之後當仁不讓的占據了榜眼位,不過明眼人都知道對於今朝而言西域和漠北交接處的危險程度遠勝已是日薄西山的蒙古韃靼,自然用於抵禦後者的山海關地位稍稍下滑,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嘛。如古人雲:“人間路止潼關險。”

潼關隸屬華山府華陰縣,民風彪悍,連帶著節日也操辦的粗獷不羈,上元節普天同慶,其他地方隻是用於象征意義屠蘇酒和五辛盤在這卻是要大吃一番的必備佳品,勞作一年的鄰裏鄉親互相傳座,一家家吃過去,熱鬧非凡,然而就這這個時節,兩抹略顯孤寂的身影有些不合時宜的出現在華陰縣大街上。

兩個人一男一女,正是逃難至此的韓先和李未然。出了赤帝城以後韓先要了駕馬車,載著李未然這個稀裏糊塗的公主不緊不慢恰好在上元節這天晚上抵至華陰縣。一路上充當馬夫的韓先專心趕路,李未然也不知如何開口,好在馬車還算平穩舒坦,靠在錦塌上不知不覺去見了周公。到了潼關,將早已預備好的路引遞給守城的城牧,並頗顯大膽的奉上一塊分量不小的銀餅子。

伸手不打笑臉人,已經五十餘歲的老城牧沒接那塊“賄物”而是專心的看著路引,韓先依舊是招牌式**滿麵的笑容將銀錢不漏痕跡的放在桌子上隱在燭光陰影中的那一邊,丁點兒聲音都沒發出來。老城牧“專心致誌”地看著路引之餘餘光瞥見了韓先這個動作嘴角微抬暗讚一聲後生可畏孺子可教也啊!

上元佳節,城外和城內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景象,韓先的馬車自然是進不了人山人海的華陰大街的,無奈隻能停在一旁。李未然在過關的時候就醒了,不過趕路之前韓先提醒過她盡量不要露麵所以無奈隻能呆在車裏,這幾天對於這個救命恩人李未然一直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長年的宮廷生活並沒有給予她很好的平等交流能力,隻是大致猜出韓先是山東韓家的族人,至於更多的,就不知如何開口了。

隨著煙火的劈啪聲和小販的叫賣聲漸行漸近李未然知道已安然到達目的地,潼關。韓先掀起轎簾示意李未然可以出來了,有趣的是習慣了別人接轎的李未然下轎時不巧重心有些不穩韓先及時的虛扶了一下,雖然身上傳了不少但腰間男子手掌臂彎傳來的灼熱感仍令她如觸電般酥麻一下,本來不會跌倒的姿勢竟硬生生被韓先“扶”倒了,引來周圍趕熱鬧的鄰裏街坊們一陣爽朗善意的笑聲。

這下好了,本來就有些尷尬的氛圍愈發變得不可收拾,望著一臉羞紅不知該如何自處的當朝公主韓先也不在意,走在邊前擠開人群邊近乎嚷嚷地說道:“兜裏還有些臨走前從那酒肆掌櫃手裏詐來的銀錢,跟哥哥說想要啥,拚著把身上這件衣服當掉也給你買全嘍!”

兩個月前還是堂堂大乾公主的李未然著實吃不消韓先這種極具市井味兒的**語氣,也不答話暗暗朝著韓先的背影啐了一口。韓先見狀知道這種方法果然有用,公主再強,也怕**啊,於是厚著臉皮繼續說道:“別看我這身衣服不咋樣,可裏麵身子壯實著呢,別人不說,這幾天來其中滋味你肯定是知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