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李清照(2 / 2)

④這次第:這種情狀。

明楊慎《升庵集》卷六十三“慢字為樂曲名”:“陳後山詩‘吳吟未至慢,楚語不假些’,任淵注雲:‘慢,謂南朝慢體,如徐庾之作。’餘謂此解是也,但未原其始。《樂記》雲:‘宮商角征羽,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又曰:‘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宋詞有《聲聲慢》、《石州慢》、《惜餘春慢》、《木蘭花慢》、《拜星月慢》、《瀟湘逢故人慢》,皆雜比成調,古謂之嘖曲,嘖與賾同,雜亂也。琴曲有名散,元曲有名犯,又曲終入破,義亦如此。”晁補之詞名《勝勝慢》,吳文英詞有“人在小樓”句,名《人在樓上》。這是一首賦體慢詞,表現悲秋主題,堪比一篇《悲秋賦》。上片起首連用十四個疊字,表現一個人苦尋無著、心神不寧、若有所失的神態。繼而以酒澆愁,目送秋鴻,心中平添許多悵惘。下片詞人環顧自家庭院,黃花堆積,傷心人卻無心摘賞。終日枯坐無聊,獨自一人,如何捱到天黑,即便黑夜到來,又將如何,黃昏時分,秋雨綿綿,雨打桐葉,愁煞閨中人,此情此景,一個“愁”字,怎能概括得了。

念奴嬌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①,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麵,玉闌幹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③,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①險韻:以生僻難押字押韻。

②征鴻:飛翔的鴻雁。

③“清露”二句:語出《世說新語·賞譽》;初引:剛剛發芽。

這首詞寫寒食節將至,詞人獨守空閨,思念遠方的丈夫。黃氏《蓼園詞評》:“隻寫心緒落寞,遇寒食更難遣耳。徒然而起,便而深邃。至前闋雲‘重門須閉’,次闋雲‘不許’‘不起’,一開一合,情各戛戛生新。起處雨,結句晴,句法渾成。”

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①,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②,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③。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④。如今憔悴,風鬟霜鬢⑤,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①吹梅笛怨:笛曲《梅花落》淒婉哀怨。

②中州:河南一帶古稱中州,此處指汴京。

③三五:指元宵節。

④簇帶:插戴滿頭。濟楚:整潔貌。

⑤風鬟霜鬢:頭發斑白零亂。

這首詞寫詞人晚年流寓臨安時的生活境況。上片首二句一抹亮色突然而降,使人頓覺炫目。繼而引出“人在何處”的疑問,隱含了人在異鄉的漂泊之感。接下來描寫盎然春意,滿目煙柳,遠處笛聲,一切那麼美好,詞人運筆至此,又添波瀾,“次第豈無風雨”,一個反問蘊含了詞人對世事滄桑,變幻莫測的顧慮。這也正是詞人謝絕邀請,不願出遊的原因。下片首六句憶昔,後五句傷今,結句“不如向、簾底下,聽人笑語”,讀之尤覺酸楚。

浣溪沙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

玉鴨熏爐閑瑞腦,朱櫻鬥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①。

①通犀:犀角的一種。據《開元天寶遺事》載:“開元二年冬至,交趾國進犀一株,色黃似金。使者請以金盤置於殿中,溫溫然有暖氣襲人。上問其故,使者對曰:‘此辟寒犀也。’”

這是一首傷春詞。上片寫髻發慵梳,晚風習習,庭院落梅,雲淡月疏,一幅清麗之景。下片寫室內之景。詞人在庭院中佇立多時,春寒襲人,隻得回到室內,室內香爐已停,鬥帳已掩,人因春寒卻不成寐。詞人不禁疑問:傳說中能夠避寒的通犀,還能避寒嗎?這裏蘊含心境之淒冷無法消除之意。整首詞以清麗的風格,寓傷春之情於景物描寫之中,格高韻勝,富有詩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