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武陽朝的丞相(1 / 2)

江州,霽河沿岸,十一個港口從來沒有如此的熱鬧過。特別是在初春時節,冰雪融化,江上的風呼呼作響,寒州的冷空氣無孔不入,就算穿得再厚也感到無比寒冷。但是,出港的人依舊很多,那些懦弱的文士,或老或小,或為官或從民,他們全部要去帝都。

邢閆軍命神武團把守好個個港口,他可不想江州的人出現在帝都裏,這樣會讓雷楚天很難辦,也會讓自己很難辦。

龍千穆凝神望著天窗,他手裏拿著筆,筆下是書紙,邢閆軍正叫他寫事情的經過。

他想了想寫下“文過亂江州,武當安天下。”文指的是白長歌,武指的是書裏的那個人,一文一武造就了現在的烽無城,受難的是他們兩兄弟。

“果然不是爹。”龍千穆像一個小孩子一樣開口,有些怨氣。本該上代就結束的事情落在了他的頭上。

隨後他開始寫信,寫一封關於風花雪夜的信,寫給蘇瑾。

他絲毫不擔心,微笑著舔墨,望著窗外的陽光,想象著大雪下陽光明媚是什麼樣子。隻是可惜於烽無城大雪,無幸得見,不知道等出獄之後雪會不會融化。在瑜州城時很難見到雪,每年冬天,隻是淅淅瀝瀝的下著雨,偶爾吹來一些寒風。若是不能見著,著時有些遺憾。

他又想瑜州城是暖和的,他有點兒想瑜州城了,也有點兒想娘。

正月十五,已經連續出了十幾天的太陽,霽河的冰終於融化了。

每天擁擠在港口的文士再也忍不住了,甚至於有一名文士直接衝出去撕碎了那個狗屁公告。霽河每年都是如此,三號就有河另一邊的親戚往來,七號就有漁民出港。現在已經十多天了,可是仍然沒有一個人出過港,現在就算文士不急,漁民們也該急了。

然而神武團接受的是軍令,他們不是烽無城衙門的士兵,不會通情達理,也不會放行。

誰撕碎了告示,那麼他就要把誰抓起來。

可這一抓,頓時引起了****,所有的文士撲了上去。瘋狂的,前赴後繼的,不懼生死的……

越來越多的人衝了上去,神武團的士兵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因為強調過不能殺人,隻能夠看著這些人左蹦右跳毫無辦法,他們緊急的尋求上級的救援,隻希望調更多的士兵阻擋住。

可是半天下來,沒有一個人過來。港口已經有文士從漏洞中到了船上,他拿起漿準備劃船。

越來越多的文士衝上了船,港口邊的神武團士兵控製不住局勢,好多文士上了船,抬起了漿。

霽河蕩起了一圈圈的波紋,寒冷的水在急切的心下沒有一絲絲阻力,脫繩的船飛快的朝著對岸奔去。

沒有誰能夠攔住那些飛快的船了。

隻是寒風中出現了一艘搖搖晃晃的小舟,舟上站著一名老學士背負雙手。他的白袍隨著寒風飄飄,麵對著奔騰過來的船皺起了小眉。

兩名船家看著站立船頭的老者說:“老師,裏麵坐,外麵風冷。”

這名老者是京都來的傅大學士,早在十年前他就退休養老,一直到一個月前,有一個書生拿著假聖旨讓他去江州宣旨。

他準備叫人轟走這名書生,可是當他看到書生手上的扳指時他微微一躬身說:“老師還好嗎?”

見扳指如見老師,縱然是知道是假聖旨他也來了。

傅郝笙搖搖頭:“不了,我答應過他在烽無城那些病書生出港之前到達,現在他們已經出港,看來我要在這霽河中宣讀聖旨了。”

“老師,你為什麼要幫那名少年。”

傅郝笙看著自己的這名學生說:“回到京都之後,不要叫他少年了,他是你師叔。”

“師叔?”船家喃喃了一句,不理解那名比自己小二十歲的少年竟然是和老師同輩。

“是的,師叔……”傅郝笙說著,站在了最前方,小舟不斷的激起漣漪,搖搖晃晃,似乎下一刻傅郝笙就要掉下去。

小舟晃晃悠悠的前進,傅郝笙抬起聖旨。對麵奔來的是一片小船,那些文士在船上像是變成了在戰場上的士兵,沒有呐喊聲卻勝似呐喊。

傅郝笙舉起了聖旨,麵對奔騰而來無數的小船,他提了提自己的嗓子,用高昂的聲音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神武團接旨!江州文士接旨!雷華軒接旨!

醉酒侯接旨!!!

喊聲貫耳,傅郝笙的聲音順著寒州的寒風湧進了每個人的耳朵裏。人群中的雷華軒抬頭,看到小舟上的那名老者,一眼就看出了他是誰。

十年前,他還是一個孩子,這名大學士卻是站在朝殿的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