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精神爽,大橋蒼白的臉上難得的露出了喜悅的表情,橋英看了,心中歡喜,躲到一邊暗自抹起了眼淚。自從家主橋蕤戰死,大橋已經有十幾年沒有這麼開心過了。作為看著大橋長大,已經把大橋當作半個女兒一樣看待的橋英,此情此景,讓她十分感慨,她悄悄的把橋月叫到一邊,輕聲吩咐道:“阿月,去廚房吩咐一聲,讓他們多準備些爽口的蔬食,夫人今天心情不錯,也許能多吃兩口。”
“唉。”橋月見母親高興得流淚,也十分開心,連忙輕手輕腳的去了。
時間過得很快,等大橋為孫紹挑定了曲子,又修正了幾個曲調,日已正午,到了午食的時間。橋月領著幾個仆役,端著幾個食案上了樓。聞到飯菜的味道,大橋和孫紹才回過神來,兩人相視一笑,放下樂器,在銅盆裏淨了手,相對而坐,各自用飯。
午飯並不多,一隻青銅釜裝著摻有肉末的羹湯,一盤早上就吃過的肉脯,一盤青葵,一碟醬,一碟芥,然後就是一碗大米飯。
孫紹是餓了,先就著釜喝了一口羹湯,然後抓起飯就往嘴裏塞。漢代雖然有箸,但是吃飯並不用箸,而是用手抓起來,捏成團送到嘴裏,好的米飯講究捏起來是一團,鬆開來又各不相連,孫紹最開始吃這種飯的時候,十分不習慣,但是這十幾天吃下來,倒也勉強能接受了。連著吞了幾口飯,墊了墊肚子,他這才拿起竹箸,挾了肉脯和青葵,蘸了醬酢,送到嘴裏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大一會兒,就將案上的飯菜全送到了肚子裏,滿意的放下了竹箸,拍了拍肚子。
“阿母,你怎麼不吃?”孫紹見大橋麵前的飯菜基本沒動,不免有些詫異的問道。
大橋隻是飲了幾口羹湯,稍微吃了兩口飯,這裏麵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心情好,看著孫紹狼吞虎咽的好食欲帶起來的,但也僅此而已,橋英讓人準備的飯菜她基本沒有動。
“我飽了。”大橋放下竹箸,淡淡的說道。
孫紹看了一眼大橋麵前的食案,有些明白了。他是身體好,胃口好,吃嘛嘛香,所以對這些飲菜的口味不太挑剔,而大橋卻不同,她心情不好,身體又弱,胃口自然也差,而眼前這些東西顯然也不適合她這樣的病人吃,吃得少也就正常了。別的不說,就說那一顆顆的米飯,他吃著都難咽,何況是大橋了。
“夫人,你再吃兩口吧。”橋英心疼的看著大橋。
大橋感激的看著橋英,無聲的笑了笑:“我知道是你的一片好心,可是我真的吃不下了,讓人撤了吧。”
“夫人,你才吃了這麼一點,哪夠啊,明天還要去周府,你要是不多吃一點,到時候怎麼會有力氣?”橋英央求道。
“我真是吃不下了。”大橋有氣無力的擺擺手,臉色越發的蒼白,看到這些肉脯都讓她有種嘔吐的感覺。
橋英欲待再勸,可是看到大橋一副筋疲力盡的樣子,又不忍再說,隻是看著食案上原封未動的食物發愁。正在這時,孫紹站起身來:“橋姨,阿母不想吃這些,就讓人先撤了吧。小月兒,隨我去廚房看看還有什麼可口的東西沒有。”
橋英詫異的看著孫紹,這個平時從來不進廚房的少主今天怎麼要去廚房了?聽他那口氣,好象還要給大橋整治點可口的飯食?不光是她感到驚訝,就連大橋和橋月也十分吃驚,不約而同的看著孫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