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黑可可
黑可可,女,知名網絡寫手,原名不詳,上世紀70年代生於浙江。專業是貿易,精通法文和英文,當過翻譯,職業經理人,外企首席代表。後辭職到“榕樹下”做市場總監兼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在榕樹下時雖不以寫手麵目出現,卻與當時榕樹下推出的寫手安妮寶貝、寧財神等齊名。黑可可在談到為什麼辭職做網絡文學時,曾說:“做自己喜歡的就行了。我喜歡文學,所以做了網絡編輯;網絡的信息量和它作為新事物所展示的未知性讓我著迷,所以做了網絡經營。從辭職到入網,外界的力量都不能左右我的選擇。”【6】2001年離開榕樹下,轉戰天涯,成為天涯知名寫手。現為全職媽媽。
黑可可是一個非常奇怪的人,長相漂亮,但隻穿黑色衣服;經常接受媒體采訪,但從不透露自己真實姓名;以網絡寫手知名,但幹的是營銷活;早期的網絡風雲人物,在網絡普及時代卻不見了蹤影。以她的聰明、漂亮本應爆得網絡大紅,現今卻已是默默無聞。
黑可可的網上寫作有兩套筆墨:一支筆寫童話寓言,另一支筆寫世俗的人間悲喜劇。她的童話寓言類作品不多,主要有《怪怪婆的故事》《胡話連篇》等;世俗的人間悲喜劇類作品占了黑可可作品的絕大部分,主要有長篇小說《晃動的生活》,散文集《食草動物要彼此相愛》,短篇小說《城市病人》《危險的愛情電影》《陰柔的暴力》《自己買花自己戴》《凱瑟林杜大小姐》《緣盡不傷心》《婚姻的破洞》《雨夜浪漫》等。
《怪怪婆的故事》是她自己最喜歡的:一對青年男女踏著月色來到一片萵苣地裏,唱著歌,吃著甜嫩的萵苣,突然菜地深處幻化出一個老巫婆,“40年前的一個月圓之夜,我跟我的愛人來這裏,老巫婆把我變成這樣,現在輪到你啦!”轉眼40年又過去了,另一對不同時代的青年男女踏著月色來到萵苣地,老巫婆隻須施展法術將姑娘變成自己的模樣,從此就能夠永遠解脫,然而最後一刻老巫婆從姑娘絕望的眼神中似乎又看見了40年前的自己,她放掉了姑娘。這時候奇跡出現了,老巫婆變回了當年漂亮的姑娘,她的情人正從月色下款款走來。這則童話故事十分優美,有一種內在的韻律像銀色的波濤輕輕湧動。黑可可的想象力豐富奇特,作品語言稱得上珠圓玉潤。這類“巫”的女性形象的出現,是女作者對自我形象的詩意固守,據她自己說,怪婆婆的形象來自她的姑姑。
世俗的人間悲喜劇類作品占了黑可可作品的絕大部分。《緣盡不傷心》寫一個少女經曆了失敗的初戀之後自立自強的精神狀態,林子深愛一個男人,事與願違,最終他們還是分手了。分手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他的父母不喜歡林子。分手後的林子依舊對舊情人念念不忘,睡夢中經常浮現舊情人的身影。直到又一次林子被搶劫,她始終懼怕那個凶惡的眼神,於是半夜打通舊情人的電話尋求安慰,沒曾想是自討無趣。她終於明白,他永遠不再屬於她,便真心不抱幻想。其實人生何嚐不是這樣,放下包袱,你就可以飛翔。何必多愁多心,苦了自己。文章很短,但卻很有感情。作者以第三人稱視角來敘述整個故事,絲毫沒有一句冗雜的語言。展現給讀者的是一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形象。冷峻、犀利的語言把一段有始無終的愛情描寫得冷酷無情。就像現實一樣,殘酷的文學形象總能引人發省。《凱瑟林杜大小姐》寫一個樂觀自信的白領女性,篇幅並不算很長,人物形象卻呼之欲出,頗見功底。【7】
黑可可的代表作無疑是那部長篇小說《晃動的生活》,該作品不僅標誌著黑可可創作上走向成熟,也是當時網上還不多見的較為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
這部小說分為三部,第一部是青春歲月的寫照,第二部是童年鄉村生活的回憶,第三部寫現實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包括一段網上生活。三部既各自獨立又彼此間有密切的關聯。
1989年的夏天同學會上,女主角良三認識了高大帥氣的大馬。大二年級末,大馬介紹良三來到東方華集團,在那裏良三認識了李威。後來李威的公司資金周轉不好,在報社工作的大馬利用漏洞搞了兩萬給李威幫他渡過難關,而大馬也因為貪汙被發現而坐牢。李威一直喜歡良三,兩人發展了一段時間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終於良三帶李威回了家,但是良三父母並不喜歡李威。但在良三的堅持下父母最後妥協了,當良三去監獄看大馬的時候告訴他自己不久將與李威結婚,大馬沮喪至極,至此良三知道了大馬是同性戀,一直喜歡李威。於是良三對婚禮產生了恐懼。有一天良三和朋友前前去算命,無意中知道了李威當初出賣大馬,而前前出賣自己的真相。悲痛的良三離開了李威,而大馬為了成全良三和李威卻在監獄裏坦白了貪汙的實際數目從而延長了刑期。後來的結果是李威和前前結了婚。第一部故事在朋友的出賣、愛情的背叛中結了尾。第二部主要寫了作者小的時候家鄉的回憶,其中最主要的是她和張立兩小無猜的愛和奶奶的死,每一字、每一句都是那樣的心痛。故事的最後一部,張立為了保護良三殺了前前後自己也自殺了。不禁想起第一部中算命的話,小人自有小人禍,故事結束在一片風平浪靜中。但是看過後卻覺得那麼真實,那麼值得回味。
當然這部小說結構從它的整體而言,有著一定缺陷。但在充滿濃鬱生活氣息的文筆中,作者寫人物的天賦和功力在這篇作品裏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在前兩卷,在人物的命運衝突中,每個人物的性格都被強烈地展現出來,映襯出他們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遭遇。良三、大馬、李威、張力、伊五、前前,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最大限度地呈現出生活晃動的空間,讓人目不暇接,望而生歎。而作者對這種充滿張力的情節良好到位的把握,以及精準的全局控製能力,也充分展現了她較高的寫作功力。作者駕馭小說語言的能力和結構故事的能力都很出色,特別是小說中的那些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
黑可可的作品:瑰麗、冷豔、幹淨、隨意,散淡而詩話的語言與幽雅的文筆加重了情緒的濃度,行文方式溫婉流暢,直抵心深處,讓人傷情。
9.邢育森
邢育森,男,1972年出生,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博士,現居北京。最早時混跡於北郵BBS,ID為lover,文筆很好,在小說、詩歌、隨筆、散文各種文體上都有一些建樹,後所有文章被整理到lover專版。為早期著名網絡寫手,與寧財神、李尋歡並稱為中國網絡文學的“三駕馬車”。
1997年邢育森的小說《活得像個人樣》在網絡上一炮走紅,迅速被各大中文網站轉載,非常走俏。1998年《天涯》雜誌將這篇小說以佚名作者刊載於自己的版麵上,這一事件說明文學界開始承認網絡寫作,同時也肯定了邢育森的寫作能力。2000年該作在台灣出版,一家台灣公司以500美元購得該小說的影視改編權,將其拍成電視劇。
2001年邢育森應出版社之邀,寫了長篇小說《極樂世界下水道》,該作成為邢育森的告別之作。其後,他基本停止了小說寫作,也很少在互聯網上發表作品,而是轉到了電視編劇這一行。與俞白眉等創作了《東北一家人》《閑人馬大姐》等一係列情景劇。
邢育森的文學代表作有《活得像個人樣》《網俠》《極樂世界的下水道》《網上自有顏如玉》《柔人》等。影視創作有《閑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家有兒女》《都市男女》《歡樂青春》《超人馬大姐》《奇異家庭》《婆媳拚圖》《大衛與麗麗》等。
路金波曾評論三駕馬車:寧財神幽默,李尋歡言情,邢育森偏嚴肅。這一評價頗為中肯。邢育森的早期網絡寫作確實非常嚴肅。特別是像《活得像個人樣》這樣的作品充滿了王小波式的憤慨,王小波式的真實,還有王小波式的無奈。作品充滿粗話但是並不讓人反感,可視性非常強,類似於紀錄片風格的電影。文章多以現實主義的手法來描寫愛情悲劇,作者擅長於情景的描寫與事情的羅列,小說中人物的對白與心理描寫不算很多。通常是第一人稱視角出發,故事不算曲折,但是人物眾多線索不單調。在主線故事背景下穿插一些次線故事,總體語言風趣幽默,到了悲傷的環節語言能夠立即調整營造出一個沉重的氛圍來。他筆下塑造的人物外表活潑內心其實孤單,充分揭示了現代人的兩麵性。
《活得像個人樣》是部典型的網絡愛情小說,“我”(天灰)用今天的網絡語來說,就一屌絲,在現實與網絡的夾縫中艱難生存。作為一家私企小職員,工作之餘的生活就是網絡聊天。在網絡之間尋找愛情。他自己解嘲說,雖沒有官二代朋友的汽車等讓女人上床的硬件,但他有網絡。第一段戀情是天灰與網友勾子的網絡戀。他們是網絡上的聊友,久了就有了感情,相約見麵,天灰對勾子是真心的,但勾子隻是逢場作戲。勾子有男朋友,不過是個懦夫,連勾子懷孕陪著上醫院都不敢。第二段戀情來自天灰的英雄救美,流氓襲擊碎碎,她男朋友膽小隻是旁觀,天灰看不過出手救了她,從此她跟上了天灰。但天灰在碎碎麵前很自卑,因為自己什麼都沒有,而碎碎什麼都有,很優秀,所以他不敢接受她的愛。第三段是勾子離開後,天灰很沮喪,又去網上勾搭女子,絞盡腦汁,耍了無數聰明終於搭上了一個叫國產愛情的女孩。或許是前麵的感情挫折,或許是對前情的留戀,天灰對國產愛情提不起興趣,隻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