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渡重洋
兒子於1993年的暮春季節,順利地獲得了赴美國的留學簽證。當時,我正在韓國漢城高麗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係出任客座教授。他出國之前,一定要與我再見一麵,我們全家三口人,也一定要再團聚一次。因此,我們決定,等我這邊放了暑假,我立即趕回北京,為他整理行裝,之後,他再出發。
從我知道兒子獲得了簽證直到放暑假之前,我利用星期日的時間,在漢城開始為他準備行李。因為他的簽證有期限規定,如果我回到北京以後再為他準備,我擔心時間不夠用。可是我在購物方麵一向是個“低能兒”,又不懂韓語,怎麼辦呢?幸好我的一個學生是華裔韓國人,他既是中國通,又是韓國通,另外還是購物的行家裏手,為人熱情誠懇,自願地擔當了我的顧問和向導。在他的幫助下,我回到北京之前,已經為兒子準備好了關鍵性的物品。比如,兩個大箱子;又比如,伊利諾伊大學位於大洋彼岸的北緯42°度左右,緯度的地理位置相當於我國的沈陽,比較冷,所以我為兒子購買了又輕又暖的鵝絨羽絨服,還有厚厚的皮衣。等等。暑假一到,我的幾位韓國學生就開著汽車,熱熱鬧鬧地把我送到了漢城機場(現首爾機場)。
回到北京的家裏,我們三個人好好地團聚了幾天,主要的內容是暢談。我們三個人之間,總有說不完的話,三人坐在一起海闊天空地神聊,是全家最快樂的時光。
時間不等人,兒子出發的日子到了。我們舍不得離開他,他也舍不得離開我們。但是,父母和孩子的感情再深,孩子也會長大,正如出了殼的鳥兒,總有一天,要遠走高飛。
丈夫的一位朋友,為我們準備了一輛汽車,把我們全家送到了北京機場。
我的眼睛一直舍不得離開兒子。他已經長成高大英俊的青年。這是我辛辛苦苦養育成人的孩子。他就要離開我遠行了。
他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衫,一條米色的哢嘰布褲子,一雙白色的運動鞋,更顯得瀟灑倜儻。兒子平時從不注意衣著,“帥”的是他的自身。我也不太注意他的穿衣著裝,可是那一天,我從上至下地端詳著他,直到今天,我一閉上眼睛,他當時的形象,就像演電影一樣,立刻浮現在我的眼前。
他的身材高大,麵相又英俊,站在人群中很顯眼。一會兒,就有素不相識的人,來請他幫忙,請他幫助他們照張“全家福”,他們也是來送孩子出國留學的。
可以進入候機大廳了,兒子與我們握手告別。
我緊緊地盯著他的背影,看著他一步一步地遠去,直到他拐彎,拐到我們無法看到的地方。我的心裏立刻升騰起一股被人稱為“悵然若失”的情緒,這種情緒愈來愈強烈,它衝擊著我的胸膛,衝擊著我的頭腦,我找不出適當的語言來表述我的感受。
我隻能回過頭來對丈夫說:
“為什麼不再回頭看我們一眼?”
是啊,為什麼兒子在拐彎時,不再回頭看我們一眼呢?
其實,我想,兒子的心裏也是惜別的。他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
從機場回到家裏,隻剩下我們兩個人了。我撫摩著兒子睡過的枕頭和被子,還有他天天坐在前麵讀書寫字的桌子,心裏湧起一股刻骨銘心的思念。我們和他剛剛分別幾個小時,以後的思念還很長很長。
然而,做母親的,不能因為自己的思念,就阻擋孩子遠走高飛,這是太淺顯的一個道理。
我就這樣安慰著自己。
愛自己的孩子,就是支持他前進。有時當然要忍受離別之苦,這是做父母的,應該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