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諭旨已下達,當然不可更改。張之洞於是上疏,請太後命令崇厚走西北陸路進俄國,以便在途中實地考察新疆特別是伊犁一帶的地理人情,從而做到心裏有數,以免上俄國人的當。但崇厚怕吃苦,不肯走陸路,堅持要坐海船,又聲稱已對新疆了如指掌,此行絕不會讓國家吃虧。慈禧終於答應了崇厚。為此,張之洞又添一重顧慮。
於是,他決定自己來研究整個新疆的輿地,隨時準備為朝廷提供行之有效的方略。就是因為過度勞累於此,一向不太強健的張之洞病倒了。
這時,他又想起這件事來,伊犁城四周的山川地貌頓時出現在腦子裏。“伊犁城南邊的那條河,叫個什麼名字來著?”張之洞拍打著腦門,想了很久也想不起來。他掀開被子下床,擎起窗台上的油燈,想到隔壁書房裏去查一查地圖。
“四爺!”聽到房間裏有響動,正在廚房和女仆春蘭一起收拾東西的夫人王氏忙推門進來。王夫人的年紀比丈夫要小得多,不便直呼其名。張之洞在兄弟輩中排行第四,她便以這種尊稱來叫丈夫,“你要到哪裏去?”
“我想到書房裏去查看一下地圖。”
“外麵風大,剛好一點,不要再受涼了。”王夫人接過丈夫手中的油燈,扶著他回到床邊,說,“你依舊坐到床上去,我去給你把地圖拿過來。”
王夫人從隔壁房間裏把那張標著《皇朝輿地圖》的圖紙拿了過來,攤開在桌麵上。地圖很大,把一張桌麵全部遮住了。張之洞將油燈移到地圖的西北角。
“特克斯!”他抬起頭來,一邊折地圖,一邊重複著,“特克斯。是的,就是特克斯!”
王夫人幫他把地圖收好,問:“特克斯是什麼?”
“伊犁城南邊的一條河。”張之洞自己掀開被子,重新坐到床上,自嘲地說,“我怕真的是老了,很熟的一個名字,一下子就是想不起來了。”
王夫人安慰道:“這不能怪你,隻能怪它名字沒取好。什麼特克斯、特克斯的,多難記,若是取一個像淮河、漢水一樣的名字,不一下子就記住了嗎?”
張之洞哈哈大笑起來,夫人這句話把他逗樂了,連聲說:“是的,是的,夫人說得對,不能怪我記性不好,而是它的名字沒取好!”
王夫人也笑了起來,她給丈夫把四周的被角壓好,說:“不要再想這些事了,這幾天都是讓什麼伊犁呀、特克斯呀把你累病的,安安穩穩地靜靜心吧,等康複了再說。二哥說明天上午還會來號號脈,開張單子。”
“廉生的醫道是越來越精了。大前年我在成都也是得的這種病,川中名醫龍運甫給我開的藥方,見效也沒有這樣快。我看要不了幾年,他的醫術會比太醫院裏那幾個隻會開平安單方的老太醫還要高明。”
張之洞說的廉生,就是王夫人的胞兄王懿榮,懂得點文字學史的人都不會對這個名字陌生。十多年後,就是這個王懿榮,憑著他對醫藥學的興趣和深厚的文字學根底,因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商朝時期我們的祖先刻在龜板和牛胛骨上用以記事的文字,為中華民族文明史的研究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從而被尊稱為甲骨文之父。但現在他隻是翰林院的檢討:舊時王朝的“智囊”機構或“儲才”之地,始置於唐初,原為文學、經術、方技、僧道等各種人才在內廷的供奉之處,明代正式成為外朝官署。清代沿明製設翰林院,負責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史、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等事。長官為掌院學士,由大臣充任;屬官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庶吉士等。習慣上統稱“翰林”。新進士中,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以下再選一部分為庶吉士。翰林職務清閑,但易於遷升。一個七品小京官。
“二哥反複說了,要靜心休養,不要勞神。”
“我一直在養病,沒有勞神。”
“沒有勞神?”王夫人嗔道,“沒有勞神,怎麼又會想起特克斯了呢?”
“唉!”張之洞歎了一口氣,眼睛盯著對麵的牆壁,好長一會兒沒有作聲。
牆壁上隻掛著一幅畫。這畫是王夫人娘家祖上傳下來的,題為《林泉歸隱圖》,乃明代大畫家文征明的真跡,是王夫人的陪嫁之物。王夫人順著丈夫的目光,看了一眼《林泉歸隱圖》,想起了去年丈夫對她說過的一句話:“咱們也學文征明,去歸隱林泉吧!”她馬上接言:“好哇,到哪裏去歸隱呢?是去你的老家南皮,還是去我的老家福山呢?”見丈夫不再吱聲,王夫人笑著說,“歸隱好是好,可你的那番誌向呢?”張之洞沉吟半晌,說:“看來,還不到歸隱的時候。”從那以後,兩人再不提歸隱的事了。眼下莫不是又動了這個念頭?王夫人的目光從《林泉歸隱圖》上轉回,深情地望著凝神不語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