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會戰(1 / 3)

十八

小羅馬從黃土溝回C市,也跑了整整一天。一路之上,胡萍像麻雀似的吱喳不停。她對田書記說,來隊還沒有多久就換工作,不知道是為什麼。田翠花對她說:“讓你去管理一個電法小隊,一共八個人。她們都是高中畢業的女學生,在中專訓練才五個多月,隻學會了基本操作。你有沒有信心?”

“書記是考慮讓男同誌領導她們不方便是不是?其實我們在學校的時候,都是男老師、男同學領導我們,也沒有什麼不方便。”

“那個情況我知道,我也念過書。但是現在的情況跟那完全不同。現在要你去管理的是清一色的娘子軍。幹一段時間你就知道,有很多事情男同誌是不便插手插嘴的。”

胡萍可是個愛管閑事的。她又問:“聽說您和老總都是單身。這是為什麼?工作忙,忙得連對象都不找。我可不幹。我計劃三年之內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白馬王子。五年以後爭取當上媽媽。您想,下班回來,懷抱著自己的小寶寶,該多開心哪!”

“你都扯那兒去了!我問你的問題你還沒回答我呢。”

“不就是領導八個中專生嗎?我有信心。女孩子貪玩,陪她們玩好,我就有了說話權。她們就願意聽我的。”

“可是女孩子也有弱點,她們小心眼,容易鬧不團結。你可別小看了她們這八個人。俗語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她們可是八個人哪。”

“書記瞧好吧。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孩子最喜歡服從比他大兩歲的孩子的領導。我正好比她們大幾歲,學曆比她們高點兒,這是有利條件。”

別看她嘻嘻哈哈,說的還有點道理。田翠花主要是擔心她們不能滿足秦懷德對於物探的要求。

到C市等了沒幾天,電法小隊的八個女學生就被她們的老師送來了。這位老師姓楊,是男的,聽說大隊讓胡萍管理她們,就跟胡萍交代工作。說明她們學習過的課程、現在的思想情況,以及每個人的不同表現。然後她們十個人同乘一輛解放牌向小營子進發。簡單的行李加上電法儀器、設備,把車上堆得滿滿的。好在這些女孩子從小在地質隊長大,野外的辛苦她們已經習慣了。所以在車廂裏的行李上坐著,倒也是情緒高昂。楊老師坐在司機樓裏。胡萍跟姑娘們在一起談笑風生。不知道是誰嚷了一句:“聽說胡萍姐在學校是文工團的,給咱們唱首歌好不好?”

“誰消息這麼快?我到二零三隊還沒幾天哪!”

“你別管了。反正我爸告訴我的沒錯,你就唱吧。”說罷,八個人一齊鼓掌,弄得胡萍不好推辭。汽車上響起了悅耳的歌聲:

白雲,環繞著祁連山;

鮮花,開放在青海的草原;

草原上有肥壯的牛羊,

深山裏有無盡的寶藏。

那怕重重的青山,密密的森林,

那怕滾滾的河水道路艱難。

我們驕傲地高舉著隊旗,

勇敢地走向生活,

為了尋找地下的寶藏,

把青春獻給祖國。

……

河水,快樂地流向遠方

心中懷念著我的姑娘。

你那默默無言的期待,

我牢牢地記在心上;

你那美麗的眼睛閃耀著光芒,

它使我更堅定地走向遠方。

我們驕傲地高舉著隊旗,

勇敢地走向生活,

為了尋找地下的寶藏,

把青春獻給祖國。

車上的九個女青年一齊發聲,後半部就變成了女聲合唱。雖然這歌詞是給男人寫的,但由這些女孩子唱起來,更宣示出:“把青春獻給祖國”的主題。胡萍想到身邊這些老一輩地質工作者的女兒們,就記起人們常說的一句話,說地質隊員是“我為祖國獻青春,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眼前不就是活的見證嗎?二零三隊還有個老地質跟她說,還要補充一句:當了舅舅還要獻外甥。此話從何講起,她就不得而知了。

到了小營子,有位地質隊員在村邊空地上迎接她們。胡萍從汽車上蹦下來一看,來接她們的竟是老同學李星蘭。她們雖然在學校不是一個班的,但野外實習在一起。學校女生常常聚會,所以她們很熟悉。

她倆緊緊擁抱在一起,久久不願分開。那楊老師和八個女孩子羨慕地望著他們。是司機發了話,他們才想起來卸行李和裝備。

九個人的住處都安排好了。和在大營子不同的是,她們每兩人住一家。隻有胡萍單獨住。房東社員們紛紛出來接自己的“閨女”,搬行李,領人,一切井然有序。儀器和設備集中放在三隊倉庫。解放牌汽車的司機把一批化驗報告單給了李星蘭。然後載著楊老師,回C市去了。

秦懷德知道電法小隊是什麼情況,他並不感到擔心。他和小李子在黃土崗已經用經緯儀布置好了電法測線,方向垂直礦化帶,線距100米,點距則讓她們根據規範自己決定。當他知道胡萍和李星蘭是同學,他對電法小隊的工作更放心了。

化驗單是礦化帶地表采樣的結果。這結果完全證實了李星蘭對有用元素的推斷。在地表的鋅已經夠品位了,鉛含量大約是最低可采品位的一半,而銅含量很低。隻有個別樣品有金元素的痕跡。

當一切準備工作似乎就緒的時候,胡萍給秦懷德提出了一個要命的問題:“秦隊長,這電法儀器加上電線有多重您知道吧?讓這些女孩子背著走十好幾裏山路,再爬上山,大家就該累趴下了。還怎麼堅持一天的工作?聽說下一步要去的野狼窩更遠。交通工具不解決,即使眼前硬著頭皮過去了,下一步也不好辦。”

秦懷德在電話邊撓開了頭皮。大隊長說:“小秦哪,遇到什麼難事了?”小秦說:“小胡,你別掛電話。我跟大隊長說點事,接著跟你商量。”

他把胡萍提出的問題告訴了大隊長。“從小營子到黃土崗,汽車是無能為力的。那些儀器、設備,比如電纜、銅電極都挺重,不要說女孩子,男孩子也拿不了。”

大隊長說:“這不難,我們農村有架子車,讓三隊或四隊,隨便找兩輛出來借給你們用用不就行了。如果上集市上買條小毛驢套上,那就更省事了。到地方卸了車,讓驢子自己吃草,連飼養的功夫都省了。晚上回來給點精料就行。”一麵說著,就把電話從小秦手上接過來:

“小胡,你讓三隊隊長聽電話。”

三隊隊長就在電話旁邊。大隊長聲音大,他聽見了,就從胡萍手中接過電話聽筒。三隊隊長聽清楚大隊長的指示表示立刻照辦。秦懷德就去找安永興,說交給你一個重要任務,你明天到集市上去買條毛驢。這條驢要能拉車幹活的,這你有經驗。

這樣,電法探礦有條不紊地在黃土崗展開。那八個姑娘在胡萍老師的帶領下,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在等待電法結果的這段時間裏,根據朱鴻章的建議,小秦又在大、小營子以北的整個地區,加密布置了化探工作。

所謂化探,在當時布置的主要是光譜取樣。一個光譜樣做下來,大概成本不到兩角錢。而化學分析的價格就貴得多。一項全分析,可能上百元。做單項化學分析作用不大。所以盡管光譜分析精度不高,仍然是化探的基本手段。光譜樣又包括地表下20公分左右取的土樣,和懷疑有礦化的地表岩石樣。這兩者要分別編號,獨立進行分析。

從小營子也不斷傳來姑娘們的有趣故事。三隊社員聽說姑娘們愛唱歌,就提出來進行歌詠比賽。他們說電法隊的人如果唱歌唱輸了,就得留下來嫁給我們社員,你們敢不敢比賽?胡萍說我們才不怕呢。你們知道廣西有個劉三姐吧,我們都是劉三姐的徒弟。個別中專生還說,真嫁給社員有什麼不好?說不定將來我就嫁給社員!

當然最有趣的還是胡萍女士馴驢記。這條毛驢真不好擺弄,你非得用“籲、喔、咧”來叫它停止或轉彎。胡女士別出心裁,覺得通用的“驢語”不方便,就硬是用人所使用的命令語來操縱這條驢。一開始當然行不通,脾氣倔的毛驢根本不理胡萍那一套。但胡女士的脾氣比驢更倔,不到一周時間,毛驢居然聽懂了胡萍“左、右、停、走”的四字口令。胡萍能用指揮人一樣的命令來指揮毛驢,也可說是奇跡。

大隊長到小營子去檢查秋收準備工作。三隊的人說,國慶節工人放假,我們秋收也收完了,不如我們來個工農大聯歡,你說好不好?大隊長說,這個主意好。社員的事兒,書記不在家我就做主了。地質隊那邊我得跟小秦商量一下。

跟小秦一說,小秦說好啊,我們全力支持。小秦再找劉本德、張玉榮商量具體安排,這樣就定了個國慶工農聯歡計劃。

電法和化探取樣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地質調查大隊的大隊長侯登山乘梅玉廣開的小羅馬車來到了大營子。車子停穩後,從上麵下來三個人。除侯登山外,一個是大隊黨委組織部長李國忠,一個是行政幹部孟祥生。

除了炊事員朱世真以外,地質隊其他人都在野外。侯登山說,這怎麼辦?有個生產隊幹部聽說來人是田書記的助手,是地質大隊長。立即說:“侯大隊長,您別急。我去找我們大隊長想辦法去。”說著,不一會兒,兩位大隊長就在小汽車邊上握手了。

知道侯的意圖是當天吃完中飯要向全體人員傳達重要文件,下午就要回C市去。大隊長說:“這事好辦。我們基幹民兵馬上出發,一會兒就把您的意見傳達給小秦他們了。估計下午一點開會沒問題。”

“你是人民公社的大隊長,怎麼對地質隊的情況這麼熟悉?他們18個人各在什麼地方你都知道?”

“自從上次小秦和小李子掉到山洞裏以後,我們接受了教訓。要求每位房東都要問清楚第二天地質人員的去向。地質隊的同誌們配合得也很好,把第二天要到什麼地方去跟房東說得一清二楚。這樣我們要找他們一點也不難。”

是嗬,在家裏光聽田書記介紹,秦懷德小隊和地方上的關係搞得怎麼好,這次來才真正體會到了。侯登山又想起當年當八路打鬼子的事兒。對照某些野外隊糟蹋老百姓的財產,甚至侵犯人權,更覺得秦懷德小隊難能可貴嗬!

果然,不到12點鍾,18個人全到齊了。小營子9個女同誌是劉本德用嘎斯63車從小營子接來的。吃中飯後,這21個人在一隊隊部開全體會議。

李國忠先開口:“大隊這次派我們來傳達文件,內容是組織建設問題。這和一般事情不一樣,必須同時向全體人員傳達。這是很嚴肅的事,希望大家用心聽。如果聽不清楚,可以傳達兩遍。下麵請地質部華北黃金會戰指揮部副總指揮、黨組成員、地質調查大隊大隊長侯登山同誌,傳達大隊黨委文件。同時我要說明,這文件是經過指揮部黨組書記田翠花同誌親自簽發的,說明黨組對此高度重視。”

侯登山宣讀。文件有兩份。第一份編號為1963年第10號,內容是撤消普查小隊建製,成立“華北黃金會戰指揮部第一普查分隊”。分隊在行政上仍屬地質調查大隊領導,但工作相對獨立。分隊的人員組成暫由原普查小隊和電法小隊組成。電法小隊全體人員學習結束前後均劃歸“一普”;業務上接受物探分隊指導。計劃在不到一年時間內,逐步調集足夠地質普查力量,規模控製在50人以下。從此,這支隊伍有了一個簡稱“華北一普”,或幹脆就叫“一普”。

普查小隊的同誌們興奮不已,大家看看新來的孟祥生:以後會是這個人領導我們嗎?除了張玉榮、秦懷德認識他以外,別人都不認識他。就是張、秦二位對他也不了解。

編號緊接著的第11號文件回答了同誌們的問題。文件通知:由秦懷德同誌擔任華北黃金會戰指揮部第一普查分隊的分隊長兼技術負責,主持分隊的政治、業務全麵工作;調孟祥生同誌擔任副分隊長,協助秦懷德同誌管理好分隊的行政事務。分隊現有三名黨員,按規定成立基層黨支部,指定劉本德同誌為支部書記。這是一個工作支部,管理黨內事務,做好思想工作,不涉及分隊全麵工作。等待分隊人員擴大,黨員增多後,再通過民主選舉解決黨支部建設問題。

文件傳達了兩遍。侯登山念得很清楚,但人們覺得新鮮。這種讓業務幹部主持大局的安排,隻有在蘇聯電影裏見過。現在跟蘇聯關係不好,說人家搞修正主義,指揮部怎麼會有這個魄力?年輕人對此感觸不深,但老張印象深刻。孟祥生雖然有些想法,但事先做過工作,倒是表現得很自然。在第二遍傳達文件以後,他跟侯隊長說:“大隊長,我先表個態。”侯點頭依允,孟就說:

“我個人表態,堅決擁護黨委的決定。我一定服從秦隊長和黨支部的領導,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小秦同誌比我年輕,資曆比我淺。但是他大學畢業,在學校就是學生會幹部。現在又領導小分隊工作,取得突出成績,引起指揮部黨組高度重視。我一定虛心向秦懷德同誌學習。我不懂地質業務,為同誌們做好後勤服務工作,讓秦隊長能集中精力抓全麵工作,就是盡我的職責。請同誌們看我的行動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