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周汝昌先生辱罵誣陷高鶚的背後(2)(1 / 2)

梁歸智在談到周氏新版《〈紅樓夢〉新證》的出版真相時說:

在“文革”尚未徹底結束,文化學術都百花凋零的1976年4月,像《〈紅樓夢〉新證》這樣一部著作能夠增訂出版,是一件非常顯眼的事。……但以情理而論,此書的出版至少是得到姚文元指示的,也可能還有江青和周恩來的批示同意。從當時的時代背景看,這顯然也是從1973年到1975年由江青講話引發的全國性的“評紅”運動之組成部分。(《紅學泰鬥周汝昌傳》第279頁)

這顯然是得到周汝昌首肯的評述。這裏有兩點很重要:一,《〈紅樓夢〉新證》的出版,“至少是得到姚文元指示的”;二,它“顯然也是從1973年到1975年由江青講話引發的全國性的‘評紅’運動之組成部分”。不經意間,給我們道破周氏當時站隊問題和這部書的性質——它屬於江青“評紅”運動的組成部分,打有陰謀紅學的深深印記。這就難怪周氏在《新證》中的“出資以付擺印,當另有一大有力之人為之後台”,“高鶚之續書,是有後台授意的”,用“望風撲影”手法給高鶚“羅織罪狀”,帶有文革左傾思潮的烙印。

他在改革開放的前期,穿舊鞋,走老路,又一次越過了學術研究的界限。

周氏編造的乾隆、和珅出重金收買高鶚對《紅樓夢》實施“刪改抽撤”的陰謀根本不符合乾隆的性格和那個時代的特點。清代的文字獄到乾隆時期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況且乾隆還屬於盛世的英主,辦事何所不能!發現有問題的書籍,毀掉就行了,或者製造一個文字獄,一切都解決了,哪裏用得著鬼鬼祟祟地去找人寫續書!

三、周汝昌辱罵誣陷高鶚的目的

周汝昌口口聲聲高喊要把“偽四十回趕快從《紅樓夢》裏割下來扔進紙簍裏去,不許他附驥流傳”!正如王昌定先生指出的,“他把《紅樓夢》後四十回罵個臭死,但意猶未盡,必須置後四十回於死地而後快”。④這種絕對化態度周氏堅持六十餘年,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1997年梅節先生說:“高續不去,周說難立,‘龍門紅學’就難有揮灑的空間。”⑤當時我還不理解梅先生的話,沒有引起自己的重視,還在繼續思考著這個問題。

1995年周氏出版了《紅樓夢的真故事》(華藝出版社)。這本所謂的“真故事”就是他親自擺龍門陣,實現了把史湘雲嫁給賈寶玉的目的。

2003年出版《紅樓奪目紅》(作家出版社),他在這本書裏集中篇幅宣傳他的“湘雲嫁寶玉”。在他的筆下,“木石姻緣”和“金玉姻緣”都是指湘雲與寶玉;“金麒麟的故事,才是寶玉的真姻緣”。他說“寶玉真愛的是湘雲”,總之一句話,曹雪芹《紅樓夢》的思想內容和人物關係完全被周汝昌的“湘雲嫁寶玉”顛覆了。

2008年他的《紅樓別樣紅》(作家出版社)出版。與《紅樓奪目紅》相比,這本書更出格。他說:“我講湘雲才是一部《紅樓夢》的真正女主人公。”他還說:“近日覺得有一新意:《紅樓夢》可稱為‘雲之夢’”,狂妄得竟然要給《紅樓夢》改書名。

2009年他又出版了《誰知脂硯是湘雲》(江蘇人民出版社),主要是他舊文的重新組合,毫無新意。他說:“我在閱讀和研究《紅樓夢》的時候,忽然產生了‘脂硯即湘雲’的設想,確實是一個史無前例、石破天驚的重大發現。”“所以我說,《紅樓夢》一書,也可題作《雙麟記》。”這本書不僅是周氏“湘雲嫁寶玉”觀點的集中表現,還是他“史湘雲就是曹雪芹的妻子脂硯齋”這個觀點的集中表現。

隻有到這個時候,我才恍然明白,由於高鶚續補的後四十回故事是周汝昌“湘雲嫁寶玉”逾越不過去的攔路虎;不把高續後四十回“扔進紙簍裏”,不置之死地,他的“湘雲嫁寶玉”就不會有市場!這時我才理解了“高續不去,周說難立”,他仇視高鶚背後的原因原來在這裏。

隻有把高續批倒批臭,“把他的偽四十回趕快從《紅樓夢》裏割下來扔進紙簍裏去”,永世不得翻身,這樣才能實現他的“真故事”史湘雲嫁賈寶玉,即周氏念念不忘的讓曹雪芹娶脂硯齋、畸笏叟做妻子!既霸道而又荒唐,這就是周氏終生研究《紅樓夢》的目的和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