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日兩國宣戰。在宣戰後日本重新製訂作戰計劃,決定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先派一部兵力進入朝鮮,進行牽製作戰,隨後派陸軍赴朝,將清軍逐出朝鮮。與此同時,聯合艦隊尋找清國海軍進行海上決戰,聚殲清國艦隊於黃海,以爭取掌握製海權。第二期,在渤海登陸,在直隸平原與清軍主力決戰,然後進逼北京,迫使清國簽訂城下之盟。
豐島海戰後正值光緒生日,方伯謙怕自己說實話會給光緒添堵,使自己掉腦袋,於是掩敗為勝,明明是清軍死了1000多人,他卻把話反過來說,謊稱自己雖有損傷,但殲滅1000多日軍,“擊斃倭海軍總統”,於是非但沒受懲罰,反倒得到封賞。
真相是沉重而陌生的,謊言才是輕盈而熟悉的,但謊言早晚會被戳穿。丘吉爾說:“你可以一時欺騙一些人,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但你不可能所有時候欺騙所有人。”
方伯謙就隻達到了一時欺騙一些人的境界。鄧世昌從生還的水兵口中得知了真相。此時朝廷特意為方伯謙開了個慶功宴,宴會上麵對別人的敬酒,鄧世昌說:“諸位大人,今天不是什麼慶功宴。如果敬酒的話這杯酒首先要敬給寧死不屈、壯烈殉國的烈士們!眾位大人,你們了解嗎?‘高升’號的士兵是被這個方……”
牛昶炳看出鄧世昌要把方伯謙戳穿,立即截住鄧世昌的話說:“鄧大人,你喝多了。諸位大人,兩軍陣前交鋒,傷亡在所難免,我看乘大家酒意正濃,還是請方管帶暢談這次旗開得勝的韜略,好讓各位開開眼。”
方伯謙一怔,進來的正是被開除的王國成,王國成把經過講了一遍。方伯謙掏出槍就要打死王國成,被鄧世昌按住。丁汝昌對方伯謙說:“放肆,你給我一邊站著!”
方伯謙“撲通”跪下,說:“丁軍門明鑒,王國成之父是長毛(太平軍)頭目,與大清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和他爹一樣長著反骨,後來混入北洋水師,一貫聚眾鬧事,誹謗朝廷,所以我把他開除了,為此他懷恨在心,陷害標下,請軍門明察。”
丁汝昌說:“王國成的事我還不清楚?他爸王發是個愛國的硬漢,他將兒子送到水師,難道是反骨嗎?王國成打的是倭寇,難道是聚眾鬧事?王國成所言句句合理,你方伯謙所說漏洞百出,吃了敗仗還編瞎話哄騙朝廷,來人,把方伯謙拉出去!”
牛昶炳趕忙勸道:“軍門息怒,在國家多事之秋凡事要三思而行,方大人縱然有錯,也得給他改錯的機會,您說對嗎?請軍門三思。”
丁汝昌猶豫了,最終放了方伯謙,宴會不歡而散。
丁汝昌是個有正義的軍人,但是他做事猶豫、沒主見,而且他實在是沒有多少海戰的知識。就在豐島海戰一天後,英國駐華公使歐根納說:“中國艦隊沒有有能力的首領,丁汝昌與其說是水兵,不如說是名陸軍,未受過任何海軍訓練的他的能力遠不足擔任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