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日本鐵甲巡洋艦“日進”號、“春日”號炮擊旅順,不成。5月3日東鄉平八郎第三次派船堵塞港口,派出的12艘船有8艘駛進航道,但都被俄軍炸沉。5月14日俄國因日軍總派船堵港口,弄得提心吊膽,就在旅順口布水雷,這樣不用打,日軍的船就可被炸沉。5月15日,日本鐵甲艦“初瀨”號、“八島”號、一艘偵察船和兩艘驅逐艦被水雷炸沉。消息傳來,參謀長島村速雄發出了驚叫,而秋山真之艦長則連話都說不出了,可悶葫蘆東鄉平八郎聽到消息後很平靜地端出一盤蛋糕,親自為二人倒了兩杯威士忌,說道:“辛苦了。”兩人還沒醒過神來,東鄉平八郎又加了一句:“別自殺,仗還要打下去。”
海軍的東鄉平八郎不慌不忙,但海軍的失利使陸軍大將乃木希典再也坐不住了,5月5日乃木希典派第二軍(軍長奧保鞏)3.5萬人在遼東半島登陸,奔襲金州。第二軍包括第一師團(參加過甲午戰爭中的旅順戰役)、第四師團(師團長小川又次,製定《征討清國策》那小子)、第六師團(參加過甲午戰爭威海衛之戰)。
乃木希典可不是個省油的燈,經常被父親在寒冬中脫光他的衣服罰站,並用冰冷刺骨的水潑,造就了乃木希典冷酷無情的性格。16歲時他與人打鬥,左眼被刺瞎,1877年在平叛中殘了一條胳膊和一條腿。1885年任陸軍少將,1894年策劃了旅順大屠殺,1895年參與對台灣侵略,並在樺山資紀後出任台灣總督。他讓兒子乃木盛典、乃木保典參戰,並準備好三口棺材,宣稱不惜“三典同葬”。
5月23日,駐守金州的弗克少將對特列季亞科夫說:“一定要守住你腳下的陣地,不能讓日本人攻上來。”“將軍,你放心吧,日本人在我腳下出現的唯一可能就是屈膝下跪,吻我的馬鞍。”弗克大笑,道:“幹吧,殺光那些可惡的日本人,我這裏有好酒等著為你慶功。”
25日,日軍向金州發起猛攻,麵對乃木希典所部的瘋狂衝鋒,俄軍毫不畏懼,他們用11.43毫米口徑的馬克沁重機槍掃射成批嚎叫衝鋒的日軍,日軍像割麥子一樣成片撂倒,僅一天日軍就死了4900人,乃木盛典也被擊斃。乃木希典不僅不悲痛,反而趁機渲染兒子的勇敢,並要乃木保典以哥哥為楷模,為天皇盡忠,並賦詩:“山川草木轉淒涼,十裏腥風新戰場。征馬不前人不語,金州城外複斜陽。”
5月26日,明治天皇向乃木希典下令,不計代價攻下旅順。而俄軍在旅順的永久性堡壘有40座,炮台70座。俄軍由於遠程火炮無法攻擊相距太近的日軍,於是把47毫米口徑的海軍炮裝在一種車輪式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超口徑長尾炮彈,射角45度到65度,射程52—400米,輕便適用,無射擊死角,殺傷效果良好,這就是世界最早的迫擊炮。除此外俄軍在此戰還創造了將陣地防禦鐵絲網通上高壓電的先例。
俄軍統帥斯特塞爾稱旅順口是永遠攻不破的要塞。在俄軍動用先進武器不久日軍也把一種新式武器投入戰場,這就是抗日戰爭中人們最熟悉的“三八大蓋”,因1905年是日本昭和三十八年,故稱“三八大蓋”。日俄戰爭成了新武器的試驗場,尤其日軍,更不計血本,僅5月這一個月的彈藥消耗量就是甲午戰爭的總和。
6月初,日本組建第三軍,由乃木希典任軍長,第二軍奉命北上。第三軍第一師團(第二軍的第一師團被劃歸第三軍)、第三師團、第九師團。
本月,日本陸軍對旅順南山發起猛攻,參加此戰的日本人櫻井忠溫的記載是第一手資料,非常震撼,摘錄如下,他寫道:“幾百勇士在此遇難,幾千健兒在此受傷,肝腦塗地,死屍積山,血流成河,山麓下死屍累累。這些死屍麵部已黑,紫色血塊遍布全身,臉部臃腫,頭發和血和塵土都結成了塊,有的勇士被炸得牙齒都隻剩四五顆了。到處是血染的軍服、軍帽及衣服的殘片,血腥味撲鼻,鬼氣襲人。”在隨後的歪頭山之戰中櫻井忠溫記載道:“無煙火藥爆炸後,產生的氣浪發出一股惡臭,槍彈‘砰砰’地射出,炮彈‘轟轟’地射來,敵人的子彈如貫曉之雨,我軍的子彈如卷沙之風。”
盡管仗打成這樣,但乃木希典卻把所有軍務委托給他的參謀長,自己每天騎自行車、打獵,別人問他:“你的任務是什麼?怎麼這樣清閑?”他說:“我的任務有二:一是騎自行車、打獵,二是等死。”
7月27日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說:“如果德國、法國幫俄國,那麼美國會幫日本作戰。”照這樣的話,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提前了,不過,德法都沒動手。
就在日本陸軍要對旅順口動手時,8月7日俄國海軍接到沙皇命令,要他們在日軍總攻前突圍,開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而日軍在這天發起對旅順外圍大孤山的進攻,一時間炮火之聲就像百雷一起炸響。日軍一炮擊中大孤山的岩角,壯觀的一幕出現了,淡黃色的閃光過後,山石迸裂,這淒慘、壯觀的一幕,可謂戰場上的奇景。日軍登上大孤山天險,冒著俄軍的炮火,日軍指揮官大喊:“攻進去,攻進去!向前進,向前進!”隨著炮火硝煙,沙塵狂舞,俄軍鮮血橫流,肝腦塗地。俄軍怒了,於是把山上的大石頭往下推,日軍有被大石頭擊中後掉下山崖摔死的,也有直接被大石頭壓扁的,被壓扁的日軍的肉體碎成了糊狀,骨頭碎成了粉末,狂叫之聲,怒號之音,實在是舉世未有。
戰後麵對屍橫遍野的慘狀,櫻井忠溫寫道:“勇士之死屍山上更築山,戰士之碧血凹處流成川。戰場變為墳墓,山穀化為焦土。”日本軍人滴著黑血的胳膊,肉皮被燒掉的腳掌,緊咬嘴唇的白牙,死而未瞑的眼珠,半個身子被土埋沒的屍體,被炸得粉碎的骨頭,被炸爛的肉,橫流的鮮血,折斷的日本武士刀,破碎的槍支,散落遍地。實在是太慘烈了。
大孤山進攻戰中日軍首次向旅順市區開火,這更加緊了俄軍突圍的步伐。8月10日維特蓋夫特率16艘軍艦駛出旅順口,與此同時東鄉平八郎率第一戰隊從大連出擊。12時30分東鄉平八郎發現目標後立即接敵,但被俄軍甩掉。17時30分兩軍相距7000米,日軍一炮擊中俄旗艦“皇太子”號,維特蓋夫特陣亡。俄國人的運氣太次了,一場戰役還沒完就死了兩個艦隊司令。在維特蓋夫特死後,副司令烏赫托姆斯基少將未積極指揮,各艦自行其是,大部分艦隻又逃回旅順,隨即他下令將軍艦上284門火炮拆下用於陸地防禦戰。
乃木希典看出俄軍沉不住氣了,他怕俄軍跑了,於是在8月16日向其下最後通牒,說:“旅順口之光輝防禦,誠令舉世驚奇。但汝海陸各方均被我優勢兵力所包圍,待援無望。縱有天才傑出之將領,忠勇善戰之士兵,要塞終亦不保。我軍已準備就緒,待命總攻。一旦海陸並進,要塞指日可破。為造福人類,避免無謂犧牲,特提議著手投降談判。”
俄軍拒不投降。乃木希典指揮第三集團6萬人和400門火炮於8月19日對旅順發起總攻,俄軍陣前布滿了蟻群般日軍,日軍士兵的嚎叫和呐喊響徹整個戰場,在俄軍迫擊炮和馬克沁重機槍打擊下日軍敗退。乃木希典隨即實行“肉彈攻擊法”,這種戰法,說白了,就是用自己部下的肉去麵對敵人的彈,當然,這“肉”是用武士道精神武裝的“肉”,這是用日本軍人的生命來鋪成一條勝利之路。這一仗是肉彈攻擊的開始,此後滇緬會戰、太平洋戰爭,日本軍人多次用“肉彈”攻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