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中國近代史大事簡表(1 / 1)

1888年

12月17日 北洋水師正式成軍,丁汝昌任北洋水師提督。

1889年

3月4日 慈禧歸政於光緒,光緒親政。

1894年

2月8日 朝鮮東學黨起義。

6月2日 日本內閣決定出兵朝鮮。

6月3日 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援助。

6月5日 清政府派直隸提督葉誌超率兵赴朝。

6月12日 日軍在仁川登陸,次日開赴漢城。

7月25日 日本海軍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甲午戰爭爆發。

8月1日 清政府對日宣戰,同日,日本也對清政府宣戰。

9月15日 清軍與日軍在平壤大戰,左寶貴殉國。

9月17日 中日黃海海戰,清軍被擊沉5艘戰艦,日艦無一被擊沉,此戰是世界史上第一次蒸汽機艦隊的海戰,也是中國海軍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

10月24日 日軍第二軍在遼東半島花園口登陸,進犯旅順、大連。日軍第一軍渡過鴨綠江,侵入中國。

10月26日 日軍占領九連城。

11月6日 日軍攻陷金州。

11月7日 日軍攻陷大連。

11月22日 日軍攻陷旅順,並進行大屠殺。

1895年

2月12日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威海衛被日軍占領,2月17日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2月13日 清政府決定派李鴻章赴日本議和。

3月20日 李鴻章在日本馬關與伊藤博文開始和談。

3月25日 日軍攻陷澎湖。

4月17日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5月23日“台灣民主國”成立,唐景崧被推選為總統。

5月29日 日軍在台北澳底登陸。

10月21日 台南陷落,日軍占領台灣全島。甲午戰爭徹底結束。

1898年

6月11日 光緒下“明定國是詔”,“戊戌變法”開始。

9月21日 慈禧再次垂簾聽政,光緒被幽禁於瀛台,“戊戌政變”發生。

9月28日 譚嗣同、林旭、劉光第、楊銳、楊深秀、康廣仁等“戊戌六君子”被殺。

1900年

由於義和團在清政府支持下“滅洋”,美英法俄德意日奧八國聯軍侵華。

6月17日 八國聯軍攻陷大沽口炮台。

6月20日 義和團和清軍進攻八國使館。

6月21日 清政府對各國宣戰。

6月26日 李鴻章、張之洞等與各國簽訂《東南互保條約》。

7月6日 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總司令,調集18萬軍隊兵分六路進軍中國東北。

7月14日 八國聯軍攻陷天津。

7月16日、17日 俄國製造“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8月3日 沙俄軍隊占領哈爾濱。

8月11日 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慈禧、光緒西逃。

9月28日 俄軍占領遼陽。

10月1日 俄軍占領沈陽。

1901年

9月7日 李鴻章與各國簽訂《辛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結束。

11月7日 李鴻章去世,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1902年

1月30日 英日同盟成立。

1904年

2月8日 日本偷襲俄軍控製的旅順口,日俄戰爭爆發。

7月6日 英軍攻陷西藏江孜。

8月3日 英軍攻陷西藏拉薩。

8月10日 日俄黃海海戰,日本海軍重創俄國海軍,俄國海軍司令維特蓋夫特陣亡。

9月4日 日軍攻入俄軍控製的遼陽,曆時三個月的遼陽會戰以俄軍的失敗而結束。

10月16日 沙河會戰以日軍的勝利結束。

1905年

1月2日 旅順口俄軍向日軍投降。

3月10日 日軍攻入奉天,奉天會戰結束。

8月20日 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

9月2日 清政府決定廢除科舉,延續1000多年的科舉製終止。

9月5日 日本與俄國簽訂《樸次茅斯條約》,日俄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