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之時,法家因為得到了當時最為強大的秦國的支持而顯赫一時,但可惜,秦二世而亡,法家也因此衰落。秦亡而漢興,當漢初之時,道家因為得到了幾位皇帝和太後的支持而強盛一時,可惜也是好日不長,漢武帝時,儒家出了一位不世出的天才董仲舒,受他的影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而使得儒家成為了朝堂之中唯一的一個門派,由此,更拉開了儒家幾千年來獨尊,各家沒落的序幕。
儒家獨尊朝堂,其餘各家自然是心有不甘,但幾番爭鬥之後,卻也絲毫沒有奈何得了儒家,更被儒家利用各種手段分化吸收,先後有法家,兵家,墨家等弟子投向了儒家,這也使得儒家更加的強大,而這幾家其餘的弟子,則從此隱沒不見,隻是偶爾才一現蹤影,由此,這些弟子的傳人,便被稱為了隱法,隱兵,隱墨,時間一久,就被稱為了世家了。
隱法,隱兵,隱墨等家雖然隱世,但在儒看來,卻無疑是眼中釘,肉中刺,自然是要除之而快的,但此時,趁儒家與法兵墨各家爭鬥之時,道家卻也沒有閑著,它先後吞並了陰陽五行等家,也飛快的壯大了起來,更有釋家橫空出世,更吞並吸收了縱橫小說等家,也壯大到了能夠與儒道兩家相當的地步。在這兩家的威脅之下,儒家一時間也顧不上隱法等家,從而使得隱法等家能夠生存了下來。
道釋兩家,雖說任何一家都不能夠與儒家相抗衡,但兩家合力,卻也使得儒家麻煩不斷,要不是這兩家之間也是爭鬥不斷的話,隻怕儒家也無法獨尊朝堂,這樣幾千下來,卻是形成了儒道釋三家相鬥的局麵。道釋兩家縱然威脅不了儒家的地位,但儒家卻也無法完全消滅道釋兩家,時不時的,這兩家也能夠擠身朝堂,爭得一席之地。
德明身為青城弟子,卻也是道家一脈傳人,自然能夠知道一些道家的隱秘,也由此,能夠看隱藏在暗中之人,乃是隱墨的傳人。要知道,儒家雖然吸收了墨家的一些精華,但畢竟與正統墨家有所差異,這些差異,一般人雖然看不出,但道儒兩家,爭鬥了幾千年,身為道家傳人的德明,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
隱墨傳人突然出現,德明心中自然是驚疑萬分,但隱墨與儒家是生死大仇,與道家卻不然,隻能算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如果出現的是儒家的人,德明或許要擔心自己師徒二人的性命,但既然是隱墨傳人,德明心中卻也清楚,不管如何,自己師徒二人的性命,卻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不知是墨家的哪一位道友在此?在下德明,乃是道家青城弟子,還請道友現身一見。”德明心中稍一盤算,開口說道。他卻是心中有了計較,如果說對方肯現身的話,那今天的事情,還有緩和的餘地。但如果對方不肯現身,那就說明對方無意與自己多說什麼,那自己也就隻能轉身而去了,三葉火龍草雖然珍貴,但自己師徒二人的性命,卻是更加珍貴的。
德明的話音剛落,就在不遠處,剛剛那群蜂群出現的地方,有一個身影現了出來。德明見對方肯現身,心中稍稍一安,但馬上,又提了起來,因為對方雖然現身,但臉上,卻是帶了一個頭罩,隻露出了雙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