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門,走過青石板路,正對著是一間大屋,屋宇方正,青磚砌就,上有雕花瓦當,屋中央是一個大大的香案,香案後懸著孔夫子的畫像,黃銅香爐中插著幾枝香,嫋嫋香煙緩緩上升,浙浙散開,穿過旁門,就是讀書的地方,矮幾上滿滿都是書卷,坐墊分散四周,造型精美的古琴擺放一邊,輕輕撥弄一下琴弦,音色圓潤清脆。
真正見到潁川書院,辛越才感受到那種這個時代特有的讀書氣氛,即使還未見到書院的學生,辛越都可以想象在這樣文化氣氛中熏陶學習的人,必是不凡。
在辛越看來,有一個好的環境,是培養人才必不可缺的,隻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培養出一個人正確的思維方式,也能培養出學生的熱情,當然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必然能夠事半功倍,所以更能夠學到知識。
辛越讚歎的說道:“一直聽說潁川書院人才輩出,今天真正來到,才知道若是沒有這樣充滿文化氣息的書院,也無法培養出那般德才兼備的人才。”
“哈哈,小兄弟眼光果然不凡,營造一個好的讀書環境正是書院中一幹老師們一直都在努力的。”一旁的司馬微笑道。
辛越心中道:“果然如此,傳統的教育雖然有很多弊端,可是在這些方麵卻比前世的學校做得好多了。”
在司馬微的帶領下,辛越來到書院中老師們的辦公地點,在司馬微的介紹下辛越和書院的老師們一一認識。
見到這些老師,辛越都有點羨慕書院之中的學子了,潁川長社鍾氏,潁川潁陰荀氏、潁川許陳氏、潁川舞陽韓氏等等,這些老師無一不是當世大家,更是擁有久遠傳承的世家名人。
辛越想,若是自己以後開書院也能夠有這麼多大家名士,形成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恐怕天下學子都會爭著去了,看來以後要想想辦法,不然光憑借一個蔡邕的名聲,恐怕還達不到讓天下學子爭相向往。
在和書院老師認識了一番後,辛越提出自己到書院四處看看,其他人當然不會介意,老師說辛越在他們看來不過跟書院中的學生差不多,可是書院中每年要來取那麼多的學生,再有才的他們都見過,自然也不會有多重視這樣一個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一個稍微有點才學的學生了。
拜別司馬微等人,辛越就和許褚四處看看,對於那些老師的冷淡辛越也沒有什麼感覺,畢竟自己不過是一個沒有任何名聲的小子罷了,不過心中還是稍微有一點點鬱悶,但是又能如何,總不能跟他們說我有多麼厲害,我將來要做多麼偉大的事情吧。
潁川書院果然不愧能夠在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頁,不僅僅是書院裏出了無數的人才,更加重要的是書院的教學方法風氣,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代表,更是對未來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一路行來,四處都是美麗的風景以及學子們的讀書聲,還有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討論的場景。
就在辛越行到一處亭子之外時,見到亭子中有三人正在飲酒闊談,本來這樣的情景書院之中隨處可見也不能引起辛越的注意的,隻是在不經意間聽到三人之間的談話內容時,辛越就忍不住留心起來。
隻見坐中一看起來比較瘦弱,雖然看起來年紀應該也就二十左右但是卻顯得老成的人對著對麵一位與他年紀相差不大但是卻樣貌偉美,儀容不凡的男子說道:“聽說文若兄將要被舉孝廉了?”
對麵的男子卻有些愁容,答道:“是呀,家中長輩最近是有提起,但是我寧願不舉孝廉啊!”
兩人身邊一位更加年輕俊朗的十五六歲的少年笑道:“可是有什麼擔憂?”
儀容不凡的男子也是笑道:“還是奉孝兄弟明白,如今大漢風雨飄搖,大勢不明,誰知道下一刻會是什麼樣子,這樣的時機出道是最難的了!”
年輕男子卻是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大笑一聲:“管他什麼大漢,隻要有酒,任他風雨又如何?”
一旁的老成男子有些寵愛的笑罵道:“你就隻知道喝酒,我等十年如一日,為的不就是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嗎?”
年輕男子卻有些不服,反駁道:“如今天下必將大亂,我看還不如在這飲酒讀書,等到情況明了的時候再出山不遲。”看來年輕男子雖然有些不服,但是對兩位男子感情還是非常深厚的,不希望兩位大哥現在去趟大漢的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