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脈歌(1 / 1)

心脈芤陽氣作聲。或時血痢吐交橫。

芤為陽火。火之發也有聲。芤主失血。心脈見芤。則火逼血而錯經妄行。

故吐血之時。哮哮有聲也。或傳於府。而作血痢之證。

溢關骨痛心煩躁。更兼頭麵赤。

溢上出魚際也。關下入關中也。煩出於肺。躁出於腎。診得左寸上出於魚。而下入於關。則為心火熾盛。而成燎原之勢。上出於魚。則炎上而灼肺。下入於關。則風火交加。炎上灼肺。故麵赤而煩。風火交加。則水涸而躁矣。

按醫說雲。王叔和脈訣論曰。溢關骨痛心煩躁。通真子解雲。心脈盛而溢。關則筋緊而骨束。是以骨痛。師曰。筋緊有筋攣之疾。豈得骨痛。所以心脈盛而骨痛者。心屬火。骨屬腎水。心脈溢關。則水不勝火。煎熬得骨痛。非筋緊也。

大實由來麵赤風。燥痛麵色與心同。

心屬火。在色為赤。心脈而見實。則為心經實火。心之華在麵。肺合皮毛。

火盛則傷金。故皮膚燥痛而麵色赤也。

微寒虛惕心寒熱。

心不足則人驚惕。心脈見微。則為心火不足。然少陰為標寒本熱。故虛惕而有寒熱交作之證矣。

急則腸中痛不通。

心脈急為心邪幹於小腸也。急為風熱傳於小腸。故不通而作痛矣。經雲。心脈急。名曰心疝。少腹當有形。又舉痛論雲。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

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按大奇篇雲。心脈搏滑急為心疝。帝曰。診得心脈而急。此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為牝藏。小腸為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

實大相堅並有滑。舌強心驚語話難。

大。心脈也。滑。相火脈也。君火以寧。則相火以位。今心脈實大而滑。則君相二火交煽於上舌乃心之苗。故舌強心驚。而語言謇澀矣。

單滑心熱別無病。

滑為水中之火。相火脈也。今見於心部。別無兼見之證。則為君臣道合。

不過為之心熱而已。

澀無心力不多言。

心主血脈又主言語。上文雲。心脈平則聲言爽氣清矣。澀為血少。心部而見澀脈。則為心血不足。而懶於言語。

沉緊心中逆冷痛。

沉緊為太陽寒水。心部麵見沉緊。則為寒水之氣。厥逆於上而心中冷痛矣。所謂心中者。胃之上也。

弦時心急又心懸。

心主血脈。弦為寒。為收引。心脈弦。則經脈收引而急矣。經雲。心脈弦。心下有水氣。故曰又心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