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肝髒歌(1 / 1)

肝髒應春陽。連枝膽共房。色青形象木。位列在東方。

四十一難曰。獨肝有兩葉。以何應也。然肝者。東方木也。木者春也。萬物之始生。其尚幼小。意無所親。去太陰尚近。離太陽不遠。猶有兩心。故今有兩葉。亦應木葉也。四十二難曰。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故曰連枝膽共房也。又金匱真言曰。東方色青。入通於肝。

按陰陽應象大論雲。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心。肝主目。

在天為元。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元生神。神在天為風。

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誌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按金匱真言論雲。帝曰。五髒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東方色青。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含血榮於目。牽筋爪運將。

肝藏血。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故曰含血榮於目。五髒生成篇雲。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故曰牽筋爪運將。

逆時生恚怒。順候脈弦長。

逆時生恚怒。何為逆時。謂春脈當弦細而長。今反得浮澀而短。是為反四時。肝在誌為怒。故其人恚怒不休也。若診得弦細而長。則為順候矣。

或問曰。醫者每雲惱怒傷肝。然怒發於心。何以獨傷肝也。予讀楞嚴會解而見其說焉。夫肝者木也。主血肺者金也。主氣頑金不能克木。必待心經之嗔火一發。則鑄氣成金。為斧為鋸。而木斯克矣。今訣雲。逆時生恚怒者。是浮澀短之脈。見於肝部也。浮澀短。肺脈也。肺主氣。肝部而見肺脈。是為賊邪來侵。未有不傷者矣。

按玉機真藏論雲。春脈何如而弦。岐伯曰。春木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始生也。故其氣來。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又雲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按人鏡經雲。肝脈弦而長。肝合筋脈。循筋而行。持脈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而脈道如箏弦。相以為弦。次稍加力。脈道迢迢者為長。

泣下為之液。聲呼是本鄉。

四十九難曰。腎主液。入肝為泣。肺主聲。入肝為呼。泣與呼。皆屬於肝。故曰是本鄉。

味酸宜所納。

宣明五氣篇雲。五味所入。酸入肝。

麻穀應隨糧。

他本釋謂麻字有誤。當雲麥穀。不知生氣通天論。及金匱真言論。皆雲其穀麥。惟五常政大論曰。其穀麻。以其色蒼故也。非脈訣之誤。

實夢山林樹。虛看細草芒。

淫邪發夢篇雲。肝氣勝則夢怒。逆氣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潔古曰。甲剛為木。故實夢山林樹。乙柔為草。故虛看細草芒也。

按中歲經雲。虛則夢化草茸茸。實則夢山林茂盛。

積因肥氣得。杯覆脅隅傍。

五十六難曰。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瘧。連歲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旺。旺者不受邪。肝複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翠羽身將吉。顏同枯草殃。

五髒生成篇雲。青如草茲者死。青如翠羽者生。言察病患之色青如翠羽。謂青而明潤也。故曰生。察病患之色。青如草茲。謂青而慘暗也。故曰死。

四斤餘四兩。七葉兩分行。

四十二難曰。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