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想要入城並不困難,在第二日呂布率領並州軍隊向董卓投降之後,洛陽其實就已經是在董卓的掌握之中。
董卓也是十分高傲自大的人,加上呂布再次拜其為義父,更是認為呂布已經歸心,甚至將洛陽城守都是交給了呂布。
不得不說呂布不僅是勇猛無敵的武將,但凡與軍事沾邊都是能夠插得上手,僅僅隻是一日功夫,呂布就是將洛陽內外安插得緊緊有條,恢複了百姓暢遊通行。
這樣的情況之下,隻要衛濤不是將所有士兵全都帶入洛陽,那是一點難度都沒有。
按著衛濤的想法,那就是自己帶著蔡邕離開洛陽,而後分兵讓趙雲將蔡邕護送回陳留,自己再是趕回幽州,主持突襲烏桓的大事。
待得此二事一了,短時間之內天下將是無事。
董卓野心雖大,但這個時候還是十分講求規矩,拉攏士人也是不予餘力,短時間之內雖然朝廷中人對其也是厭惡,但一時之間還不到要誅殺他不可的地步。
不過當見到蔡邕的時候,又是被早早等候在此的王允碰到個正著。
王允年紀雖大,但一向十分的精神,不過這一次見到王允之後,衛濤卻是發覺雖然王允身子依舊硬朗,但總給人幾分精神不濟的感覺。
“子羽來了。”
見到衛濤到來,王允的笑容也是幹澀。
“拜見世叔,世叔如今這是?”
衛濤雖然不想問,但卻不能不問,其實不用說,衛濤也能夠猜到王允會如此,恐怕還是為丁原的事情。
董卓生性殘暴,雖然這個時候還要做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收攏人心,但已經是露出了這一性格。
在呂布獻上了丁原的人頭之後,董卓就是毫不猶豫地將丁原首級高高掛在城門之上懸首示眾。
這樣一來,如何不讓平日間高談闊論的朝廷諸公有了幾分驚懼?
而像王允這樣一心忠誠於漢室的臣子更是惱恨不已。
更何況有了呂布這一個天下第一猛將的投靠,另外一件事情董卓也是隱隱透出風來,更讓王允這樣的人羞惱不已。
董卓欲要廢掉劉辯,而後立劉協為帝。
廢立之事如此重大,董卓竟然想要一意孤行,這在王允這樣的人看來實在是大逆不道,就更想要驅逐董卓,甚至有了斬殺董卓的心思。
可是丁原一死,並州兵馬全都歸了董卓之後,董卓的實力就是大漲,朝中之臣根本無法再是與其相抗衡。
哪怕王允再是厲害,這個時候都隻能夠是隱忍,這樣一來,王允的心緒自然是不好。
“子羽,本來那常山太守你也未有可能是能任,如今局勢變化,以那董卓心性,恐怕斷不會容許你這樣親近前任大將軍的人繼續留在任上。如今之局,不若到洛陽來助我如何?”
正是王允看中了衛濤如今也是掌著兵權,卻是打起了衛濤的主意。
“西園校尉雖然已被散去,但本初、公路、孟德皆有軍職,若是子羽歸來,最少一個騎都尉是少不得的,如此西園校尉名雖忘,但實尚存,再是合朝廷諸公之力,縱然董卓想要行什麼大不忍言之事也斷然是不可行。”
衛濤默然不語。
也許王允在治政之上的確很有一手,甚至後來用美人計離間董卓、呂布以致於呂布刺殺董卓都是可以看出,在政治鬥爭上王允的本事的確不小。
但衛濤卻是能夠感覺到,王允還是有著天真的一麵。
袁紹、袁術、曹操皆是日後的一方諸侯,就算如今氣候未成,但也不可能是隨意驅使。
更何況槍杆子裏出政權,聽著王允的口氣,自己這般領軍之人,還是要由著朝廷諸人指揮,說句不客氣的話:他們真的懂得行軍打仗之事嗎?
可是這些年來王允待自己如何,衛濤卻是心知。
就算王允脾氣倔強,但對自己還很是不差,衛濤心頭猶豫正是來源於此。
“子羽你以為如何?”
見到衛濤始終沉默不言,王允心中也是一急,語氣不由得就是嚴厲了三分。
但正是如此,反倒是讓衛濤下了決心。
“世叔所言小子倒是不認同,如今董卓勢大,若是我領兵而入洛陽,董卓一旨調令而來,那小子從是不從?而且我隻兵士多是剛剛招募不到三月,縱然本身身強力健,但練兵未成,如何能夠與西涼雄獅爭鋒?”
衛濤麵色淡然,但王允越聽麵色卻越是難看,最後竟然拍案而起。
“胡說!區區董卓難道還敢是在洛陽動刀兵不成?隻要有三五百將士強攻,直接就是可以將之擒拿,而後老夫等自會上書請求剝其官位,讓其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