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墓曆險(1 / 3)

“盜洞?”魏強不解地看著秦中月。

“沒錯,正是盜洞。從洞簷上的痕跡來看,這些洞乃是盜墓賊所專用的洛陽鏟所挖。”秦中月答道。

“那麼說,老王頭看見的那些從洞中爬出的厲鬼就是盜墓賊了?”

“不出意外的話,那些人肯定就是盜墓賊。”

“噢,原來如此,照這麼說來,那……那地洞下是座古墓了?”

“根據洞中的氣味來判斷,洞底的古墓大概有千年以上。”秦中月雖沒有幹過盜墓的營生,但是他卻有一位朋友是考古界的行家,因此對於盜墓的一些常識也略知一二。

“哦。乖乖,不知道裏麵會有什麼古怪的東西。”一聽地洞下麵是座古墓,魏強似乎來了興致,繼續問道,“哎,對了,秦大哥,那洞中為何會冒出黑氣?”

秦中月微微一笑說道:“那黑氣倒不是什麼妖邪之物,而是封閉在墓室裏的墓氣。另外,古代的王侯死後都會有一大批的家奴陪葬。因此這墓氣之中也摻雜了不少的屍氣。”

“哦,那這些墓氣是不是有劇毒啊,聞了能毒死人?”想到劉二狗的死,魏強不禁急著問道。

“一般來說,倒也不至於。雖說這墓氣和屍氣對人的身體不宜,但還不至於毒死人。”

“那怎麼村裏的一個小夥子聞了那些黑氣就死了呢?”

“哦?有這樣的事兒,你詳細說說。”秦中月聽魏強如此說,大感疑惑。

魏強把劉二狗從鑽盜洞到死亡的經過向秦中月說了一遍。秦中月聽後,不禁陷入沉思,他暗道,從小夥子的症狀上來看,他的死絕不是因為聞了墓氣和屍氣。正常情況下即便是將墓氣和屍氣吸入體內,也絕不會有這般恐怖的死法。難道是這洞中還另有文章?想到這裏,秦中月不由得想起了明朝時期的一個故事。

洪武年間,有一位姓宋的宮廷禦醫,因為年邁,便向朱元璋告老還鄉。朱元璋見宋禦醫的確是一把年紀,便準許了他的請求。這位宋禦醫回鄉之後,窮盡畢生之資為自己修了一座大墓。墓修好之後,這位宋禦醫向自己的後人囑托了後事,便徑自走進墓中,封閉墓門,從此再沒有出來。本來一直無事,直到後來當地的一個賭徒為了求得一時的賭本,便動了盜墓的心思。這名賭徒趁著夜黑風高來到了宋禦醫的墓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後,終於撬開了墓門。門一開啟,賭徒忽然聞到了一股奇異的香味。當下他並未多想,仍舊點著了火把,隻是在墓室豁然明亮之時,他卻看見了一副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麵。他看到那個早已死掉的宋禦醫竟然打著一盞燈籠迎在門口,而且還一臉陰笑地說道:“你來了啊,老朽正打算給你開門呢。”賭徒見此哪還有什麼心思盜墓,嚇得一路驚叫著狂奔而去。

這名賭徒從那晚之後就瘋了。而當地的村民也從此再也不敢靠近宋禦醫的墓地。人們都說宋禦醫雖死了,可他的魂魄未散,一直在守護著自己的墓地。這種說法一直流傳了好多年,直到後來有一名道士路過此地,他聽說了這個故事後,找到了那個已經成了瘋子的賭徒,用一粒安魂丹治好了他。賭徒為了感謝道士,詳細地向道士敘述了那晚的所聞所見。道士覺得事情實在匪夷所思,便決定親自去墓中看個究竟。道士此去要比賭徒磊落得多,因此也不怕被人看見,晌午時分走進了墓中。

當道士來到墓中後,抬頭間猛然發現自己的正前方的確有一個提著燈籠的人站著。道士是久經沙場之人,當下雖是一驚,卻並未慌亂。待他仔細一看,原來前麵的“人”其實是一座石像,隻不過這石像陰笑的樣子實在是太過詭異,仿佛已然看穿你最隱秘的心思一般,讓人乍看之下不由得寒毛直立。至此,道士明白了賭徒所見的宋禦醫就是這座石像了。但是賭徒所聽到的聲音是怎麼回事兒呢?難道是賭徒膽戰心驚之下聽錯了?道士在墓中又反反複複地走了幾遍,除了發現了幾個莫名其妙的石像外,並沒有覺得什麼不對勁兒。就在道士準備離開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墓門內側的兩邊長了兩株奇怪的植物。道士走近一看,立刻恍然大悟。

原來這兩株植物竟是世上罕有的紅斑夜來香。這紅斑夜來香的特點在於,它不僅是晚上的時候才開花,而且它所散發的香味能夠麻痹人的神經,使人產生幻覺。賭徒當晚聞到的那股奇異的香味正是這紅斑夜來香所散發的。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那天晚上賭徒會聽見石像說話了。想必是賭徒來本就做賊心虛,再加上這紅斑夜來香的麻痹作用,賭徒慌亂之下便產生了幻覺。而道士是白天來到墓內,紅斑夜來香尚未開花,因此對道士也就沒什麼影響。

想起這個故事,秦中月忖度,會不會這使人生瘡的黑煙之中除了墓氣和屍氣,還有其他的毒氣?那它到底是什麼?那批從墓中爬出的盜墓賊又是如何避免的?秦中月發現整件事情的確是離奇古怪得很,讓人一時間難以想出其中的端倪。既然理不出頭緒,秦中月索性不再去想,躺在床上呼呼睡去。秦中月明白,隻有充足的睡眠才能讓他更好地思考其中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