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教師要與學生心靈溝通(1 / 1)

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麵對各種困境、榮譽應有的心態,有時比傳授知識更加重要。

現代社會許多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有的幾乎經不起任何打擊。如最近幾年爆發的學生殺老師震驚社會的事件,都讓人不得不沉思:現在的學生怎麼了,現在的教師又怎麼了?

師生之間,因為在年齡上麵的差異,他們彼此的生活環境、思維方式上的差別,令他們很容易在認識上產生差異性。因此,教師應該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以學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學生的心態去推理一切,然後有效地將這些感受傳遞給對方,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理解與尊重,從而產生溫暖感和滿足感。當一個教育工作者不願意從學生的角度上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的時候,學生們就會感覺教師們並不理解他,隨之也會對教師的信任度降低,也就不願意同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

比如,在學生有問題時,多數教師都能感覺出來,但對教師而言,僅僅看出問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是不夠的,還需進一步解決問題。教師在解決問題上的失敗往往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做出有效回應。其中,教師所得到的無效回應多數是由於不恰當的語言和溝通立場錯位造成的。因為這些不恰當的語言以及彼此之間的溝通立場導致了雙方產生了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教師對於學生們的愛,對學生而言,是他們前進道路上的巨大推動力。有了這種愛,師生之間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仰慕心理,從而把這種情感遷移到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上。心理學關於模仿的研究表明:“人們總是趨向於模仿他所愛的人,而不願模仿他所嫌棄的人。”因此,教師這種愛的情感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喚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之主動模仿,提高教學效果。倘若教師們缺乏這樣的愛,他們對學生們都是冷漠無情甚至是厭惡和反感的,動輒就會對學生們嚴加訓斥和責罵,那麼,長久以往,學生又如何能對教師敞開自己的心靈之門呢?這勢必造成師生關係緊張,進而使教育活動受阻甚至中斷,最終導致教育的失敗。除此之外,教師和學生彼此之間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和交流時,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抱有一種賞析和欣賞的態度。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每位學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績與優點得到教師的認可與尊重。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閃光點並及時表示欣賞。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要吝嗇自己對學生的讚美之詞,因為這種讚美能夠給學生們帶來莫大的鼓舞和自信。“你提的問題十分有價值!”“你的想法很有創意,老師也沒想到。”……這些語言雖然簡單,但卻能鼓舞學生的鬥誌,增強學生的自信,激發學生的潛能。學生們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作出回應,回報教師給予自己的讚賞和賞識。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讚賞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從成功中增強自信,享受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