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商人的性格(3 / 3)

現代社會,必須充分認識到商人地位的舉足輕重,要努力給他們提供一個“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會環境,要給商人更多的關愛;同時作為一名商人,要擯棄傳統、狹隘的“官本位”思想,要有從商的自豪感,決不為現實的困境和流言所屈服,也不要在任何一位大師麵前膽怯,應該大膽地直抒胸臆:我是商人!我是反對“儒商”這一說法的,商人就是商人,何必自我標榜地加個“儒”字呢?這實際是在說,我雖是商人,但我和其他的商人不一樣,我是個文化商人。如此看不起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又豈能經好商呢?

(二)誠信經營,是徽商成功的根本

徽商開辦的連鎖超市

作為中國商人中的優秀一分子,徽商一向以吃苦耐勞、不怕艱辛、不畏失敗、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而著稱於世。

他們“在外經營,三年一歸,新婚離別,習以故常”,“其貨無所不居,其地無所不至,其時無所不鶩”,“一賈不利再賈,再賈不利猶未厭”。因而,每一個成功的徽州商人幾乎都有一部艱苦創業史。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不僅在失利時表現出一種百折不撓的拚搏精神,而且在經商致富以後,也沒有小富即安,仍然是進取不止,到老到死仍追求不已!現在,這種“徽駱駝”的精神,穿越時空的隧道,依然閃耀著催人奮進的光芒,深深地激勵著每位現代商人努力奮然前行。同時,從徽商的創業經曆中,我們更可以看出,他們的成功也來自於他們當時擁有相對較為開放的思想觀念,來自於他們擺脫了“以貨易貨”的落後商品交易方式,走出了小生產者的封閉狹隘意識,避免了帶著較為強烈的小農意識走進商業活動領域!

徽商有一幅傳統名聯:“讀書好、經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它讓人看到了徽州商人,也可以說是作為一個成功企業家身上所應擁有的那種強烈的社會使命感與責任感!我們知道,徽商經商不僅能吃苦耐勞,而且更講究商業道德,提倡“以誠待人,以信接物,義利兼顧”,他們在長期經營中相信“義以生利”、“財自道生”,崇奉商人經營要“有利可圖”,但絕不“唯利是圖”,很好地擺正了個人利益、他人利益與社會國家利益的關係,做到了誠信經營,童叟無欺!時至今日,“市場是誠信者的居所,企業是老實人的天下”,在這樣一個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裏,誠信是做人、做事、做企業、做生意的最低標準。隻要我們想把生意做大、做好、做長久,就必須高揚誠信的旗幟,老老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竭力把傳統徽商“講利潤、講效益,更講誠信”的誠信經商之道進一步發揚光大!

(三)沿襲過去的成功,是徽商失敗的最大原因

徽商興盛了很多年,為什麼在清朝末期進入低穀,直至衰落,其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失敗的原因在於徽商創新不夠、盲目求大,根源在於小農意識突出,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改造“企業”。也可以這麼說,徽商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他沿襲了自己過去的成功!

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是科學管理,而傳統徽商企業管理的核心卻是倫理管理。在傳統徽商企業裏,人與人的關係不是雇主和雇員的關係,而是師傅和徒弟、老板和夥計的關係,又或者是宗法、血緣等關係。從這點上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徽商為什麼從胡雪岩開始銷聲匿跡了。胡雪岩是最後一個成功的徽商,他的失敗是很正常的,因為他正好處在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時期,隨著傳統社會的結束和現代社會的開始,商業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徽商傳統落後的經營模式與管理方法再也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畢竟,錢莊肯定競爭不過銀行,胡雪岩也鬥不過現代銀企經營者!

(四)批判與再造,重塑現代徽商精神

古往今來,成功者各自有道,隻不過有些道理是不同的,有些道理是共同的,同時有些道理又是因時順勢必須及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不從之,即予以揚棄的!一個成功者的失敗,大都源於他曾經的成功,沒有走出過去成功的陰影,隻津津樂道於成功的“樂土”,未跳出成功的“三界”,因此成功者的持續成功,必須來自於成功者對自己的不斷批判性超越!唯有不斷否定自己、超越自己,才能突破自我,突破已有的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所以,對於傳統的徽商精神,現在必須及時進行揚棄,要弘揚其精華,擯棄其糟粕,要用“批判與再造”的方法來重塑現代徽商精神,從而用現代“商人意識”來改造自我,改造企業,專業化地做個“商人”!

(五)要基業長青,必須“批判與再造”

如同徽商、晉商的興盛與衰落一樣,中國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也會陷入兩大怪圈:一是“輪回”的怪圈;二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怪圈。在特定的時期,特定的階段,一個企業的命運往往維係在一、兩個人或幾個人身上。這種現象嚴重製約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製約著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企業要擺脫這樣一種怪圈,就必須形成一種良好的製度,形成一種係統的支撐力量,以避免個人英雄主義怪圈的再次發生。

“一個企業的成功,一次可能出於偶然,二次屬於實然,三次才是必然”。一個成功的企業和一個產品成功的企業是不能同日而語的,產品成功的企業往往是短命的,而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它標誌著這個企業更加成熟、更加健康,擁有蓬勃的活力與過硬的市場競爭力,能夠長久地生存與發展下去。

隻有通過從靈魂到肉體,從思想到行為,從個人到企業的全麵批判再造活動,才能使企業的根基永存。這場活動不是空穴來風,不是頭腦發熱,不是靈感一動,也不是某個經濟學家的思想體現;而是與企業的發展曆程密切相關,是由來已久,深思熟慮的產物。具體來說,也就是該項活動一是運用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用“洗腦”的辦法來清除舊東西,淨化心靈;二是借用國外先進企業的運作經驗——“鐵篦梳理”來反思和改進我們的工作,並使二者緊密結合起來。

五、徽商的複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