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3)(1 / 2)

“你家是從什麼地方遷入蜀的?是不是碎葉城?還是什麼什麼的,反正不屬於咱們中國就對了不是?”

“難不成他還懷疑我是蘇維埃派來的臥底?有沒有搞錯,要知道我祖籍可是陝西,正宗的華夏民族發源之地;竟然有人懷疑我的出身?但是,這也不用這樣軟禁我吧?”

楊玉環笑道:“不是,而是想利用你來鞏固他的江山,他李家的江山。你也知道的,他李家其實從血統上算應該是蠻族,不屬於炎黃正統,有人在拿這個做文章。五年前,我被選進宮,而他慕你詩名,你又追我,也進了宮;一年後,我成了貴妃,而他也開始察覺我們的關係,所以那時便準備逐你出宮了;但就是那時,東北爆發了一次叛亂,雖然很快就平息了,但主要頭目卻都跑了。他們跑來了中原,成立了一個江湖幫派,叫複漢會,就是說要恢複漢人江山。據說門下已有過十萬信徒,散布全國各地,對朝廷,對李江的江山,危害極大。”

李白緩緩點了點頭,自語道:“軟禁我這幾年,沒想到發生了這麼樣的大事?這小李子這下麻煩了。”又反問:“問題的關鍵是,這一切關我什麼呀?”

楊玉環定定地看著他的眼睛,道:“因為其中好幾個頭目是你的親人。”

“我父母在蜀中,家中還有一弱妹,一幼弟,他們會去搞這種事?”李白不由笑了起來。

“現在隻有這麼解釋,而且據朝廷方麵得知的情報顯示,你的一個遠房堂兄確實是其中一個支派叫著什麼闖王軍的頭目,他的名字叫李自成,你有沒有印象?”

李白想了想,道:“好象確實有那麼一個遠房的堂兄,好象小時候見過麵,然後就沒有聯係了,也不知是生是死,更不知這個李自成是不是他。最主要的,就算是,那又怎麼樣呢?軟禁我有什麼用?”

楊玉環道:“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們的口號竟然是立你為帝。”

李白呆呆地愣在那裏,沒一點頭緒,感覺就象突然聽說一個與自己無關卻又有關到底有沒有關自己也不知道的消息,但反正心內是千頭萬緒,最終沒有一點頭緒。好半天才道:“這就有些奇怪了,老實說,雖然李隆基這家夥我比較討厭,不過他這幾年做皇帝做得還是不錯的。我前幾天看《大唐日報》上的統計數字,好象今年前幾個月的進出口量都大大地超過了去年同期,這很不錯嘛,絲綢之路搞得很是興旺啊,我的幾個筆友都在日報專欄上天天鼓吹波斯如何如何,羅馬如何如何。雖然說官方數字難免有水份,可不容置疑的是,這幾年我國的經濟發展還是挺快速的。”

楊玉環道:“你隻看到了發展的正麵,卻沒看到負麵。發展加速了貧富分化,貧富分化導致原來就存在的貧富矛盾進一步加劇。唉,前段時間我陪陛下進蜀避暑,在錦城時帶了兩個宮女獨自上街了,一不小心走到了貧民窟,唉,讓人痛心啊,一家子十多口人都擠在一間房裏。為什麼呢?經濟發展啊,房產開發啊,聽說錦城的房產都炒到一千兩銀子每平米了,並且政府強行低價收購了當地老百姓的田地用來開發房地產,這還讓普通老百姓活嗎?唉,當時你沒見著他們那一雙雙的眼睛,那眼光足以殺死人,都跟一堆幹柴似的,隻要有一點火星子就著了,那一著可就是一大片啊。現在如果有人振臂一呼打倒暴發富,均房均田,這應者定是如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