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玄宗的手下有位奸臣李林甫常伴隨其他身邊,李林甫是個心胸極端狹窄,容不得別人得到唐玄宗寵愛的人。唐玄宗有個喜好,他比較喜歡外表漂亮、一表人才、器宇軒昂的武將。有一天,唐玄宗在李林甫的陪同下正在花園裏散步,遠遠看見一個相貌堂堂、身材魁武的武將走過去,便感歎了一句:“這位將軍真漂亮!”並隨口問身邊的李林甫那位將軍是誰,李林甫支吾著說不知道。此時他心裏很慌張,生怕唐玄宗喜歡上那位將軍。事後,李林甫暗地裏指使人把那位受到唐玄宗讚揚了一句的將軍調到一個非常邊遠的地方,使他再也沒有機會接觸到唐玄宗,當然也就永遠喪失了升遷的機會。從這可以看出,小人的行為真是讓人莫名其妙,使其心眼極小,為一點小榮辱都會不惜一切,竟幹出損人利己的事來。
小人是琢磨別人的專家,竟敢於為芝麻大小的小恩怨付出一切代價,因此要想在待人處世中如何與小人打交道,還真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行。對付和利用小人沒有一套辦法是不行的。怎麼辦呢?待人處世厚黑之道認為:如果你既不想把自己降低到與小人同等的地步,也不想與小人兩敗俱傷的話,那就把臉皮磨厚點,或者睜隻眼閉隻眼,不理了事;或者惹不起躲得起,盡量不與小人發生正麵衝突。總得來說,如果沒有是非的情況下,那就別得罪小人。
在大唐中有位下赫赫有名的名將郭子儀給唐朝立下了戰功。不僅在戰場上戰勝攻取,得心應手,而且在待人處世中,還是一個特別善於對付小人的處世高手。郭子儀在小人中打交道的秘訣,是“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郭子儀在“安史之亂”平定後,立下了大功。身居高位並不居功自傲的他,以防小人嫉妒,他反而比原來更加小心。有一次,郭子儀正在生病,有個叫盧杞的官員前來拜訪。此人乃是中國曆史上聲名狼藉的奸詐小人,相貌奇醜,生就一副鐵青臉,臉形寬短,鼻子扁平,兩個鼻孔朝天,眼睛小得出奇,時人都把他看成是個活鬼。正因為如此,一般婦女看到他這副尊容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儀聽到門人的報告,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後堂去,不要露麵,他獨自憑幾等待。盧杞走後,姬妾們,又回到病榻前問籽儀:“許多官員都來探望您的病,你從來不讓我們躲避,為什麼此人前來就讓我們都躲起來呢?”郭子儀微笑著說:“你們有所不知,這個人相貌極為醜陋而內心又十分陰險。你們看到他萬一忍不住失聲發笑,那麼他一定會忌恨在心,如果此人將來掌權,我們的家族就要遭殃了。”郭子儀對這個官員太了解了,在與他打交道時做到小心謹慎。後來,這個盧杞當了宰相,極盡報複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過他的人統統陷害掉,唯獨對郭子儀比較尊重,沒有動他一根毫毛。這件事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對待小人的辦法既周密又老練,也說明了郭子儀懂得如何去應酬小人。
蘇詢在其所著《辨好論》中說:“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人,很少不是大奸臣。”所以說曆史上不近人情的人有很多:
吳起為了取得魯國國君的信任,能做魯國的將軍,竟然殺死了自己的妻子,結果受到了魯國人的譴責。
在魏國任將軍討伐中山國的樂羊子,為了表示對魏文侯的忠誠,當著中山國使者的麵,竟然吃掉了在中山國任職的自己兒子的肉。據史書記載,當魏文侯得知樂羊食子的舉動時,曾激動地說:“樂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中傷者師讚從旁說道:“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誰不食?”輕輕一句,就把魏文侯引向自身。是啊,親子可食,君主亦可食,“其誰不食?”的用意非常明顯。從此以後魏文侯開始懷疑樂羊的忠誠,不僅不再信任他,還罷了他的兵權。
在明朝大順年間,皇帝很寵愛馬良,皇帝什麼事都指揮他去做。馬良的妻子死了,皇上想去安慰他,正好碰到他已數日不出遠門,皇上問其原因,左右的人告訴他:“馬良正在操辦喜事,新娶了老婆呢!”皇上很不高興的說:“這個家夥對結發之妻竟然如此薄情,怎麼會忠誠於我!”於是把馬良招來用木杖打了一頓,從此以後皇帝就疏遠了他。
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手足之情等都是人之常情。如果一個人連最起碼的人之常情都不顧甚至沒有,那這個人肯定是十分陰險可怕的,這樣的人往往為達到某種目的而不擇手段,一旦得勢,翻臉不認人,更會做出落井下石的勾當。曆史早已證明,連親情都不顧的人是不可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