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火器局裏的聾啞人(1 / 2)

“爹,勳章這種東西是一種榮譽,帶在身上走出去,要能惹來路人敬佩或畏懼的目光。“陳鳴手裏摩挲著一枚金製的英勇勳章,這東西他準備了二十枚,但這次一枚也沒發出去。

“咱們不是官府,權利也沒穩定下來,所以勳章這玩意不能走純粹的精神路線,必須要跟實惠和特權劃等號。就像過去秀才上公堂可以不跪,可以不被縣老爺打板子,咱們這就是一定程度上把勳章當做秀才舉人,當做功名。除了金錢和物質上的獎勵,帶著勳章的士兵可以享有一些特權上的便易,這東西的作用隻要徹底的發揮出來。立刻就能對士兵產生極強的吸引力。“

當初的陳鳴這樣說服了陳惠,對孔老夫子並無太大尊敬的複漢大將軍輕易的就接受了陳鳴的建議,勳章就是功名,這讓陳惠很感興趣。

當然在陳鳴看來勳章最大的作用就是花一點點的錢便可以讓士兵得到莫大的滿足,得到精神上的嘉獎,然後更加忠誠的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無怨無悔的付出生命。而就實質而言,比之21世紀時的大獎狀和紅本本,或是幼兒園紙做的小紅花,陳家軍因為還沒有那麼強大的實力去擺弄那般低劣笨拙的忽悠水平,所以他還很厚道的在精神獎勵之餘加上一塊奶酪--軍功田和銀子,讓勳章的外表看起來更加的美好。但實際上這並無實質的變化。

而且三等以上勳章由於獲得的人不多,勳章立刻的就超過了奶酪本身的價值,陳鳴的目光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魏寶成、陳進財等人眼睛裏泛起的驕傲、自豪和得意。

盛大而隆重的授勳儀式,高逼格的出席嘉賓,更無形的為勳章增添了一層耀眼的光環。這個本來在廣大將士、官員眼中可能就是好玩和好奇的東西,至少在獲得者本人眼裏已經有了非同一般的意義。它的重要性隨著一次次授勳儀式的舉行,隨著襄縣、伊陽、郾城、南陽一地地影響的擴散,完全在飛速的拔高!

……

這次勳章授獎,陳鳴要把襄縣、郾城以及北方的伊陽走過一遍,他的便宜爹陳惠則趕到南陽府,挨個慰問南陽前線的全體陳家軍將士。

父子倆竭盡一切全力的鼓舞著陳家軍將士的鬥誌和士氣,穩固、激勵著陳家軍的軍心。

因為這回陳家軍將來麵臨的是四省兵馬圍攻,可以說這是陳家軍的一個轉折點,打這一戰起陳家軍的敵人就不限於汝州周邊或是河南一地了,而是來自全國。

在七月到來之時,陳鳴就要彙聚起陳家軍的'拳頭',然後狠狠的砸向北、東、南任意一個方向了。

……

“這東西有什麼好商量的?就那一句話,任他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當初滿清薩爾滸大敗朱明征討大軍的法子,放到咱們身上也不落後。伊陽、汝陽、襄縣、郾城、南陽,咱們就全部轉為防守。部隊守住城池即可,清兵要是敢繞城而下,各地守城部隊也不用去管,我自會帶領主力料理他們。“

整個陳家軍就找不出一個真正有軍事天賦和豐富戰爭經驗的人,麵對清兵的這次四省多路兵馬圍剿,陳鳴想破腦殼也隻能想出一個:任他幾路來,我隻一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