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這些平日裏不缺錢花的外交部人員來笑容滿麵的‘領略’大英格蘭的黑暗料理,那真的是夠難為他們了。不知道多少人在品嚐了人家殷勤送上的‘美食’之後再也浮現不出那模式化的標準笑容,不少人臉部表情都無法控製了,但更糟糕的卻是,他們根本沒辦法悄悄地趁人不注意時,把盤子裏東西都倒掉。
這是宴會嗎?
這是一場災難。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
幾個城府淺一些的人,回到住處後就不停的“呸呸呸”吐著嘴吧,似乎真的能吐出掉什麼一樣,實際上他們隻能哈出點腥氣味,然後氣憤的跟他們最熟悉的朋友、同僚抱怨道:
“那都是些什麼玩意兒啊!連煎肉都帶著血水子。你說這是人吃的嗎?”
“歐洲人的皇帝、王公大臣就吃這玩意啊?另外連蘑菇、番茄也都是烤的?他們怎麼不把嘴也架到火上烤一烤啊?”
“還有那湯。千奇百怪,大開眼界。蔬菜,水果,肉,海產,黃油、奶酪,奶油,什麼都能丟進去。一股怪味兒,那是人吃的東西嗎?”
說真的,這一頓西餐讓整個中國使團大受打擊。不知道多少人在這一餐都還沒有吃完的時候,就在心中感慨的大叫:幸虧,幸虧。幸虧帶的有廚子。不然他們都要餓死了。
那些去過歐洲的‘前輩’們的總結,真真的是金玉良言。
“洋人的胃口就是這樣,牛排最多煎到七分,再熟就嫌肉老了。很多人都吃三分熟的。用刀子切開,除了兩層皮熟了,裏頭全是生的。
烤蘑菇,烤番茄,這在歐洲很平常。
湯裏頭放黃油、奶酪、奶油也很正常,歐洲人喜歡那樣吃。”
隊伍裏有幾個往來過歐洲的老人,笑著對這些抱怨連連的晚輩說道:“努力適應吧。到了歐洲,不可能每一頓都在家裏吃的。真要是吃不慣,就用麵包抹上果醬、黃油,倒還勉強能入口。”
這支中國使團的任務有很多,比如在印度同英國人接觸,商談的是接下來的印度利益;同時他們還會同在印的法國人接觸一下。
然後他們會在紅海同奧斯曼帝國做一番會談,雙方針對對俄戰爭,和接下來的世界局勢,充分交流意見。同時,中國使團還負責近距離觀察一下奧斯曼帝國的任務。
而到了歐洲以後,他們還需要同英國、法國、瑞典以及俄羅斯、奧地利五國接觸,同時對普魯士王國發出的不恰當言論,表示嚴重抗議。
等到這支使團繞著歐亞非大陸轉上一圈之後,第六次俄土戰爭也就可以結束了。陳鳴接下來就可以坐山觀虎鬥,看歐洲的局勢發展狀況,決定什麼時候插手一把。或者是真的將米尼步槍技術擴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