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2 / 2)

這算是趙默家的廚房,就是一堵牆隔出來的灶間。左右兩邊各一座灶火台、一個鐵架子上的菜板子、一個半新不舊的木碗櫥、還有兩個大紅色的暖水壺,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灶台上的大鍋很舊,不過刷的很幹淨,鍋台上還貼著白色的瓷磚,也是幹幹淨淨的。

灶間連著後麵一間小屋,算是堂屋,就是城裏人說的客廳。堂屋裏什麼家具都沒有,隻有牆角豎著張深藍色的小折疊桌。在他們這樣的人家,有客人來都是直接進裏屋坐炕上,堂屋也就起個過道的作用。再說現在的趙家壓根都沒人來,趙默就索性把堂屋裏原來的擺件都拾掇出去,看上去倒是寬敞不少。

堂屋左右兩邊通著住人的東屋和西屋,還有個後門,推開就是家裏的後院。因為住得偏遠,後院倒是不小,不過地不好,種啥啥不長。趙默沒空折騰,就把後院拿來堆雜物,還有順手撿來的空瓶子之類的破爛兒,攢多了還能賣幾塊錢。

這座房子是趙家兩口子結婚時蓋的,為了蓋房子拉了一屁股饑荒,快十年了才還清。趙默的爸爸叫趙建全,媽媽叫陳翠,兩口子都是踏實肯幹的實在人。趙默底下有個比他小三歲的弟弟趙軍,還有個最小的弟弟趙鵬,今年虛歲才六歲。

本來他們家雖然窮,日子過得困難,卻有奔頭。這幾年趙建全倒騰著賣煎餅果子,妻子也在菜市場支了個小攤子,每天累死累活地供家裏兩個孩子上學。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趙默學習不好,也不信鬼神,這句話卻像是被人拿刀子刻在了他心底。從打一年前爸媽撒手人寰,十七歲的趙默就成了家裏的頂梁柱。

趙家親戚不多,都過得困難,沒人願意收養幾個孩子。趙默從小就倔強,執拗起來比牛還強性子。他沒多想,一咬牙自己輟學,靠賣煎餅果子養活兩個弟弟。

哥仨都住在東屋,西屋一直空著,半年沒人住了。

趙默掀開門簾,一步跨進去,就看到了炕頭坐著的那個小男孩。

小男孩上身穿著一件不合身的大汗衫,下麵是條大褲衩,開檔的。坐在炕上看不出身量來,細胳膊細腿看起來瘦小的和四歲的孩子差不多,臉蛋隻有巴掌大,白白嫩嫩的。

如果忽略男孩嘴角淌著的口水和有些呆滯的眼睛,任誰都會誇一句這孩子長得真招人稀罕。男孩的臉上始終掛著傻笑,聽到有人掀門簾進屋,半晌才扭著腦袋往門口看,反應很遲鈍。

看到炕上的小男孩好好坐著,趙默心總算是踏實了。他拍拍手掌,用清脆的聲音吸引孩子看過來,嘴角翹著:“三娃,過來大哥抱抱。”

三娃愣愣地看著趙默,過了兩分鍾才一咧嘴,慢騰騰地爬起來。等到晃晃悠悠地撞進趙默懷裏,他才傻笑著叫人:“大哥!”

趙默抱起三娃瘦小的身子,右手托著小屁股的時候摸著一手涼。低頭一看,發青的屁股蛋上還有水漬,開檔褲衩也濕了個邊兒。他往炕上看去,果然,孩子剛剛坐著的那塊炕席上積了一小灘水還沒滲下去。